浅谈红楼
初读红楼,年纪尚幼的我记住只有那极其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那悲剧性的结尾;再读红楼,它依旧是晦涩难懂,却是散发着对我的致命诱惑,引诱我去进一步的了解它、拜读它、探究它。
《红楼梦》一书,一言以蔽之,讲的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但全书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却是那宝黛之间曲折唯美伤感的爱情故事。
前世的不解之缘造就了今生宝玉的那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宝黛的初识,却似故人见面一般亲切,或许当时的我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开端,现在回想这是一段爱情悲剧的开端。
宝玉和黛玉看似这般的金童玉女,又为何最终是黛玉香消玉殒,宝玉剃发出家这样的结局,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是现在的我却是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宝黛志同道合,从二人共读《西厢记》便可以看出。《西厢记》作为清代的禁书,在那时本就不被允许观阅,更何况是男女共阅。而宝黛二人却是风格迥异。在看到宝玉阅读的《西厢记》,并被邀共读之时,黛玉的反应却不似寻常女子,她并未加以制止,或恼羞成怒,而是兴致勃勃地与宝玉一同沉浸在那崔莺莺的唯美爱情故事之中,并与宝玉加以探讨。我就不妨加以猜测,这是否才是黛玉的真性情呢,不似那时的古板少女,而是对未来爱情充满了希望的怀春少女,所以才被那“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优美笔触所陶醉。或许刚开始我还存着些不相信,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却为我解了惑,行酒令之时黛玉脱口而出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不正出自于《西厢记》之中吗,所以《西厢记》的存在确是影响待遇的爱情观,也是宝黛的定情之物。但或许也正是这样,才是导致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他们的思想在当时看来是多么的离经叛道,在一个还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成亲依据的朝代,又怎能做到自由恋爱并且成为神仙眷侣?这样的想法在当时一定会是不可被接受的,是不被允许的,宝黛二人一意孤行就是在于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作斗争,个人力量如此渺小,他们不就注定成为了封建礼教之中的炮灰。他们之间太多的默契,太多的意气相合,所以在最后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分离的是那般的痛苦。
宝黛二人身份地位的悬殊加快了悲剧的产生。黛玉在寄人篱下的状况之下,本就敏感多疑的她自是更加严重,她开始有了自卑的心理,所以在周瑞家的为贪便利最后给黛玉送珠花之时,黛玉才会讽刺别人挑剩下的,并因此发了一通脾气。在黛玉真正父母双亡,成为她心目中的“孤儿”,看到薛蟠从苏州带来的土特产之时,她的惆怅,思念,以及寄人篱下之感便愈加强烈,也使得她更加的孤高自诩,难以亲近。黛玉对宝玉也是羞于启齿,便只能用《葬花吟》表达内心苦闷,宝玉虽能理解,但两人终究是缺乏心灵之上的沟通,不知晓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于何处,所以表面看似依旧美满的两人实则是渐行渐远。
当时的社会环境或许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红楼梦》一书中,在描写宝黛爱情故事的同时,揭露出了四大家族的腐朽罪恶,这是相互勾结的封建大家庭,同时也是那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社会的缩影。金陵广为流传的护官符足以道尽一切。所以在那个看似繁华实则已开始腐败的四大家就需要更进一步的结合,而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缘就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两家正是一拍即合。虽说都知晓宝黛之间的感情深,但黛玉说到底还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是配不上大户人家的。或许你会说,这两个人都不是那些注重封建礼教的人,他们是反叛者,但事实是,他们的力量太过于弱小了。贾宝玉,一个珍惜女儿,疼爱女儿的富家子弟,他的依凭是什么?是他的身份,是他家族的财富,而不是他自己的,如果脱离了他少爷的身份,他可以干什么,残酷的说,什么都干不了。不喜爱学习,不愿接近功名利禄的他,没有一技之长可以保证他的生活无忧。林黛玉,一代娇娇小姐,多愁善感,眼泪似水,体弱多病。如果两人真心脱离家族真心相爱,我想连林黛玉的医药费恐怕都不够吧。只能说两人虽有足够的叛逆意识,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我想我的想法依旧是浅显的,我想我的理解一定还太过于欠缺,但我还有时间,还有时间去阅读,去更深一步的了解,去更进一步的进入红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