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众多的头衔之下的苏轼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他的一生为民做事、留下众多的文学作品,直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仍为世人称颂。他甚至是位登上全世界12位“千年英雄”榜单的唯一的中国人。俨然,苏轼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华美而底蕴深厚的名片。
提到苏东坡,首先便会想起他那被传唱大江南北《水调歌头》,其中凝练着幸福生活的秘密的人生态度影响着古今中外,他的文章辞赋受到人们的诵读,书法为世人所临摹。他的形象不断被描绘和刻画。仕途的困难没有压倒他,尽管“乌台诗案”几乎毁掉了他所有的作品,但他并没有失去信心。仍然写下“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诗句,这种心性和胸怀是在中国历代的伟大的知识分子中也是少有的。面对悲愤与不公,屈原是一死了之,陶渊明是一走了之,李白是一醉了之,白居易是一哭了之,而唯有苏轼是一笑了之。在苏轼的这种豪迈的精神感染下,多少人燃起满腔豪情;这种豁达的精神,感染了多少人砥砺前行。
除了“大江东去”的豪迈,苏轼骨子里还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多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他悼念亡妻时写下的感人肺腑的诗句。这位达观而放荡不羁的诗人,用他的诗词传达心,苏轼的诗重细节,重感情,更重在让人领悟那广阔的情怀理感受。豪放派的力量!读懂苏轼,最重要的便是读懂它的多情。自古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这是中国文人必不可少的特点,苏轼也正是这点尤为突出,才能为古今中外的人们所敬仰。
我最爱苏轼,除了他的文采、多情,更多是因为他的爱国。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报国激情。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在年老体衰的时候仍然想要为国立功,这种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是难能可贵。正是因为他的爱国,才能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苏轼豁达一生、多情一生、爱国一生。他的词虽不如李白的浪漫、不如杜甫的悲民、不如李清照的凄苦、不如陆游的痴狂,但是,他的词充满了豪放、尽显英雄气概。因此,在我心中苏轼便是中国文化的有一张底蕴声后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