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山楂树
——观电影《山楂树之恋》有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是它刚上映没多久又饱受争议之际。记得那是一个夏夜,这样干净无波折的情节实在是不能吸引那个年纪的我。
而这一次,再见《山楂树之恋》,却满是期待,甚至是实在等不了下一次课上再看,自己先去找了电影看完了。这一次的感受,终于不再只是窦骁好帅了,这一次,我为两人用树枝牵手而窃喜,为两人隔河相拥而心酸,为老三弥留之际依然盯着两人合照而泪目。
其实我们都没有感受过文革时期的氛围,很难理解当时人们内心的压抑,对文革的理解只停留在爷爷奶奶辈的讲述,根本无法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假设静秋不会因和老三的恋爱失去工作,不会连“得手”都不知道是什么,不会顾及旁人的目光,不会有深受迫害的父母亲,那老三与静秋的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很多人在电影上映后认为周冬雨的演技很差,但我认为,正是她不成熟的演技,才能将在那个特殊时代情窦初开的娇羞少女演绎出来。静秋与老三之间,并没有实现当初的海誓山盟,也没有多久的长相厮守,存在于弥留之际老三的那滴眼泪,和静秋为老三编的小金鱼之中。不论是老三在车站苦等静秋,绵延不绝又不露声色地给予静秋关怀,又无时不刻不照顾着她那颗敏感的心,还是静秋每一次在爱与信任之间的彷徨与疑惑,在感情路上的种种初体验,又对老三揉碎在心里挥之不去的爱。
这是爱情,但是是爱情千万种姿态,其中的一种。
看静秋与老三的爱情,很容易让我联想到《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三年了,两人连手都没有牵过,却那么坚定地爱着对方。再看我们现在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很少存在无法解开的误会,但爱情依然来得快去得也快。常有人说“爱情败给了现实”,但我想问,是怎样的现实?有文革的现实残酷吗?我们都曾遇见过爱情,不幸的是,又让它轻易流走。有时候会想,如果早知道一切来得并不容易,早知道别人的爱情,也是在刀尖上的舞蹈,忍耐一下又何妨呢?受一点委屈又何妨呢?令人惋惜的总是,我们领悟得太晚,得到的也太痛。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说,爱情不需要一生一世或是轰轰烈烈的结果,只是当时,在一起时美好而彼此心动的感觉,但我还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份细水长流的爱情。
老三在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这是老三能给静秋最后的承诺。而现实之中的“静秋”,即使是在山楂树被淹没以后,依然每年都会前来祭拜,并坚信山楂树在水里还是会开花。这是熊音对老三最后的温柔。
再见山楂树,才顿悟这真是一部好电影,但我想我不会再看它,我要把最初所有的感动与心动留在记忆里。
所以,再见,山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