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7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化之旅“系列讲座第5讲在忠孝大楼第二报告厅正式举行,本次讲座迎来一位重量级嘉宾,来自川大中文与新闻学院的王红教授。王红教授从事文学教学与研究三十一年,其主讲的《中国诗歌艺术》一课被列入国家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视频共享课”。今晚,王红教授为我们带来《杜诗的N种打开方式》讲座。同时出席讲座的有文传学院院长毛建华教授、副院长傅仕彬教授等领导,400余名锦城学子慕名前来,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王红教授以“鲸落”比喻杜诗,向同学们生动形象的介绍出杜诗的博大精深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提出应如何去读杜诗等问题。提炼具体的解读方法。建议和指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杜诗,走进杜诗背后的精彩故事。王红教授以杜诗中的“乱离”、”女性”、“友情”、“追忆”四部分内容为例,对《哀江头》、《负薪行》、《月夜》、《壮游》等著名诗篇中的细腻之处进行深刻的解读与剖析,从诗中独具镜头感的细节描写中去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复杂的情感,不同的打开方式让杜诗更加具有情感与历史的张力。将同一题材下的杜诗与与其他诗人诗作进行对比,使得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杜甫“脱六朝意态,全开新声。”的磅礴大气以及杜诗在写实与寓意之间完美的把握的精致细腻。王红教授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杜甫、李白、高适之间的友情,并辅以名相张镐的故事,解析杜甫近十年未和高适人日诗《人日寄杜甫二拾遗》的反常现象。展示了杜甫对高适的复杂情感,同学们被杜甫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对杜甫为人更加深刻的了解,日后便能更好的去理解杜诗中的深刻情感。
讲座最后,王红教授建议大家,读杜诗,从细节去读,从小事追寻,才能去认识一位更加有温度,更加有内涵的杜甫。去领略那诗中的世事沧桑、民间疾苦、家国天下,感受诗圣情怀。
本次讲座于21日晚9点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完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