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彝族服饰社会调研

作者:赵婷婷
主要内容

彝族服饰社会调研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因为特殊的地理特征——主要位于山区,地势险要,以及交通不便,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等原因,彝族文化得以保留其鲜明的民族特征。而彝族服饰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样式繁多,端庄艳丽,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为了对彝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决定从服饰着手,通过了解这穿在身上的文化,让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这个民族的魅力。我和同伴在这个暑假对彝族服饰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我们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查找大量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彝族服饰。

一、彝族服饰的特点

色彩纷呈,款式多姿是彝族服饰特点的主要概括,其特点大致可分为颜色和款式两大类。色彩方面,彝族服饰表现出了独具特色的三色文化,彝族认为,黑色象征刚强坚韧,红色象征他们崇拜的火,黄色象征善良和友谊是。以红、黑、黄三色为基调,追求一种质朴而又强烈,浪漫而又神秘,简单而又大方的理念。这与彝族长期历史文化所积淀的尚黑、喜红黄的审美意识有直接关系。此外,彝族服饰对色彩的搭配和颜色的选择上也是很考究的,制作者通过精心搭配,其中首服多黑底,装饰配色大量使用红、黄、蓝、白等色,其中以红色为主。彝族首服大多选用黑、青色布料为基色,装饰的镶嵌色布和刺绣花边、图案,多选用红、黄、蓝等颜色,使服装色彩看起来强烈却和谐。而上述色彩斑斓的颜色往往只会出现在青年男女的服饰中,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有不同服饰颜色的选择。例如,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服装讲究古朴、凝重、宽松,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由于彝族支系繁多,造就了彝族服饰五花八门的样式和特点,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等六个类型。在日常生活中,披毡和查尔瓦(形似披风)是彝族人民老少必备的物品,这是由于高原气候导致彝族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为了避寒和美观,所以无论冬夏,他们总会披着披毡或者查尔瓦出行。此外,彝族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我们可以看到妇女们会佩戴各式精美别致的饰品,即显得耀眼夺目又端庄有礼。各类饰品都是用金、银、铜、玉等材料纯手工打制而成,所以多昂贵又独特。主要有手镯、戒指、三角荷包、耳环、头饰等等。这样的饰品更加衬托出彝族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彝族服饰的制作

生产力决定生产水平,这样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传统手工生产成了当地人很常见的生产方式,且分工明确。男性工匠主要负责制作披毡、金银饰、擦尔瓦的制作。彝族衣裤是由女性选择吉日制作,其制作流程比较复杂。如制衣,要经过选备材料,择定时日,捻线纺织、缝制加工、试穿改型等过程,一般一件上衣由一个妇女独立完成,缝制过程在一个月之久。制作一件披毡要经历选取羊毛、择定吉日、约请工匠、加工制作等过程,而制作要经过梳毛、布料、初形、喷水、搓形、整理、成形、晾晒、印染等过程。特别的一些服饰,必须选吉日制作,如婴儿服饰,婚嫁装,丧服等,必须在特定的日子来制作。刺绣也是彝族服饰里面很大一个特色。彝族女孩从小就要在妈妈的带领下学习刺绣,因此大都心灵手巧,通常都会有精湛的刺绣能力。刺绣的花纹、图案都没有特定的标准,大都通过自己想象和喜好来绘制,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彝族中有这么一个说法:“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每个彝家女子都是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白天劳作,晚上刺绣。她们有一个绣制精巧的针线包,用以放花线、花边,刺绣时一般先用纸剪出漂亮的花样,然后缝在布料上,或者直接在布料上画出纹理图案,再依图案配线配色进行刺绣。我们在彝族服饰上看到的鲜艳生动的图案,都是她们的杰作。除了缝制衣服上的刺绣,她们还会手工缝制精巧的荷包,别致的花鞋等等。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由服饰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兄弟间的相互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服饰对考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实为重要的史料。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