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这个时代里,我们的信息新闻的传播也是随之加快,从而达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即时性。当我们打开媒介,却会发现我们不太注重那些消息里所呈现的内容,所给我们的启示。而往往只去关注到了其中所带来的趣味性,娱乐性。信息的繁杂使我们渐渐麻木,把娱乐性看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有些甚至认为,没有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对于他来说就是不是一个好的信息,弃之而去,理所当然。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到这一切时才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朝着娱乐至死的方向去发展,并渐渐变成了一种时代潮流,各大媒体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无趣味无娱乐的新闻会带领他们走向失败。正如尼尔波兹曼想要表达的一个词,“娱乐至死”。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在这个词的背后,也正好反映了这个社会开始浮躁,而浮躁程度在不断的加深。在波兹曼认为,社会浮躁之气的来源之一,正是媒体自身发展所造成的,而这一发展的标志性事物便是电视的诞生。相对于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在还原事件真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电视媒体的出现也大大缩减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这与电视媒体以秒为计算单位的属性不无关系,这也正是娱乐至死的开端。如今,普通电视也早已沦为传统媒体,智能电视,智能手机跨入了新媒体的时代,加上飞速发展的网络传播技术,大数据的支持,使得娱乐至死的程度大大加深。泛娱乐现象已经成灾。
当各个行业都甘愿沦为娱乐的附庸品,新媒体的出现以及通信传播技术的提升使得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渐渐消失。在我认为,这才是娱乐至死的开端而已,信息的传播如瀑布般向我们涌来,这确实满足了我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却是信息内容的缺失,在其中真正有意义的内容逐渐消失殆尽,在周围围绕着我们的只有庸俗无趣的内容。从中我们也会发现,从前以内容为主的宗旨的媒体到如今变成了收益为先,这也是泛娱乐信息的导火索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波兹曼到书中提及,以照片和电报互为语境,照片成为电报式新闻的补充,但是这种补充实际上是对新闻权威性的削弱。的确,有了照片确实可以让人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所发生的事实。但是,久而久之,人们会渐渐习惯并依赖这种模式。当人们对照片产生了依赖之后,如果一则新闻没有相应的照片,那么是否就不是一则真实的新闻呢?当人们拿起一张报纸,两则新闻中,其中一则有照片,另一则没有照片时,他们会在想:这则新闻都有证据,那则没有照片肯定是不具权威性的。顺然的,人们选择相信有照片的新闻。新闻的事实竟然似乎要依靠其附庸来证明,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慢慢在颠倒过来。由此想到现在电视节目的所谓的直播和录播,所有一切要说的内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明面上的冠冕堂皇掩盖了多少普通人想要知道的不堪事实,我想这同时也产生了如今普遍存在的拟态环境。
我不反对娱乐化,但当娱乐化成为娱乐过度化,当娱乐化成为各大行业,尤其是媒体行业的主导时,那么整个社会就已经成为一个浮躁的庸俗的娱乐过度化时代。而随之带来的则是人们思想的庸俗与麻木。人们将不再去关注实际的新闻事实,而只一味的去关注“娱乐至死”的新闻。只因各大媒体看重利益,而娱乐新闻恰好能博得人们的眼球。最后,那些真正有意义的新闻事实将永远消失在大众娱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