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

作者:熊英飞
主要内容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

《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马伯庸是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有“文学鬼才”之称,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长安十二时辰》讲述的是长安城在晚上潜入了突厥狼卫,主人公破解阴谋,拯救苍生的故事。这本书的诞生,最初源于知乎上的一个问答,有网友针对一款热门电脑游戏的提问,马伯庸便开了一个“脑洞”。着手写了一段游戏剧本:“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这段带着强烈互动感的文字,最后成了《长安十二时辰》开头的雏形。小说写的是唐天宝三载,上元节当日的帝都长安,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盛中,一群偷偷潜入突厥狼卫酝酿着灭城的阴谋。只有一个死囚犯能挽救长安,时限为十二个时辰。从目录开始,整部小说就被上紧了发条。整本书上下两册一共有二十四章,一章只写半个时辰,章章都像在倒计报时。与强烈的时间相对应的是,几乎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一张唐朝长安城的地图,详细标注出角色的定位行踪,也锁定了故事在空间上的范围。一百零八坊星罗棋布的长安城,恰似一张棋盘,每一轮见招拆招都在这之间:有人在暗处行凶,有人在明处追捕,有人在案前推演全局,还有人在深宫之中坐收渔利,从情节上看,《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要框架很像反恐美剧《24小时》。都是主人公如何在一天内阻止一场恐怖袭击,但将背景从现代的美国转向大唐的长安,历史感和新奇感大增。光是探索古长安城一项就趣味十足。七十万字描写一天的内容,可以想象情节是多么的曲折反转,阴谋中又有阴谋,偶然中又有必然,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层层深入,让人欲罢不能。

这本书对小说的主人公张小敬刻画的极其出彩,“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凭战功当上首都的一个区的刑警队长,三教九流通吃,杀死上司成了死囚,对自己人下黑手,却时刻挂念百姓的孤胆英雄。配角也是有血有肉,清高孤傲,对太子一往情深的李沁,口吃耿直却记性极佳的文吏徐宾,一心钻营步步攀爬的元载,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在反恐事件之外,小说展现的是更为深刻的个体与制度的对抗。小说不止一次提到“长安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怪物,如果你无法坚持自己,就只能等着被他吞噬”,制度之恶,面目模糊而真实又深刻的存在于每一个人头上投下影,清醒者如张小敬们领受着孤独,冰冷与恐惧;无知者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无知无觉的化为恶的供养的土地,于是一个冲突就形成:你知道那是恶,但它又和千千万万无辜者混在一起,你无力改变,无法无视,甚至连逃避也败给了于心不忍,最终,在付出了若干精英的代价之后,制度之恶丝毫不为所动,一切的一切依旧照着既定的轨道继续下去。

最后,谈一下书中有趣的一段:姚汝有点迷茫:“这也能入诗?”岑参激愤地挥了挥手“如今写诗的,大多词藻华丽,浮夸糜绮,动辄诗在远方,却不敢正视眼前的苟且。正应该有人提倡新风,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总之。《长安十二时辰》可以说是马伯庸的一篇佳作,虽然有些瑕疵,但我们在闲暇之余还是可以阅读的,不妨捧起这本书,穿越千年前的大唐,度过惊心动魄的十二时辰。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