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西游
四大名著中我至今仍喜爱着《西游记》。记得我的第一本读物就是《西游记》。小时候常常陷入其神魔世界里无法自拔,幻想着终有一天能与那些诚心修道的人一样成仙。但如今随着我不断成长,知识面不断扩大,发达的科学会让我知道神话里的一切都是假的。如今再品西游,从中能读出在神魔外的见识,仿佛不是在讲神魔故事,而是在控诉世俗。有一位名人说过“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从这些神话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就是这个时期社会的缩影。我们一起看看《西游记》中的“社会”。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本领高强,降妖除魔,无所不能。他正气凛然的样子正是我心中英雄的模样。遇到困难险阻他总是冲在前头,受到师父责怪他仍是画下了保护圈,看到亲人死去他也会流下人一般的泪水。他大闹天宫,宣示他也需要尊重,表现了他敢于权威抗争。他的性情是如此的率真,作者把他描绘的有血有肉,将这样本领高强的神与我们世俗结合起来,更深刻地体现了明末人民的反抗精神,孙悟空的遭遇皆反映了人民敢于与邪恶抗争的精神。
猪八戒这个人物虽然书中描绘其品性不是很好,但他憨厚的样子总是让人又爱又恨。之于笔者看来,猪八戒虽然重情义,但遇到困难又喜欢退缩,贪婪好色,完美地展现了一个男子的性格弊病。作者描写猪八戒性格方面时,特别注重写他的情感生活,这也是人物与现实世俗相接的地方。猪八戒的贪婪成性正好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这些人可以是当时的官员,他们之间互相贿赂,导致了他们官品下降,贪得无厌就去剥削底层民众,这也是作者对上层官员发生的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懑。
西游即是另一个社会。将现实的险恶妖魔化开,通过一折折故事形式展现人前,控诉当时社会封建统治下的黑暗。那些取经路上遇到妖魔,虽然说都被降服了,但很多最后都是回归原位,再不追究。这些害兽在人间作歹,非但没有受到严惩,反而被神包庇,无疑不令人愤慨。如金角银角大王偷了仙家宝贝下凡,本来要被孙悟空打死,却被仙人这个强大的靠山给带走了。笔者在这不是赞成暴力血腥,而是这才是应有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些妖魔受到保护,体现了社会至今仍有存在的弊病——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现象。社会不公,物欲横流的时代,往往会让一些小人得志。这些小人成群往往又导致了这些腐败的产生。作者在那个年代经受过,看到过的苦楚通过这本魔幻小说展现给读者。常常现实又是那么残酷,有时候你的努力和才华也比不上人家是官二代。
《西游记》虽然算是魔幻小说,但我更想把他归结为现实主义。通过戏剧化的手法将现实黑暗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能深刻体验当时人民处境,和感叹社会不公,反思如今我们应该怎么去改变我们的世界,让不公平现象减少至消失。或许对此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随我们国力的强大,打压腐败力量的增强,相信终会有那么一天有更加清廉为民的官僚系统,社会会成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