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道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乃孔子曾言。
诚信二字,不单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它亦是所有人类所信奉的一种美德,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不分年龄。
我们所学的课程“形势政策与明德教育”,有幸让我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学习和体会。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有关诚信的事物,大多都存在于细枝末节之中,从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能很轻易的感受到,诚信时刻在体现,它并不是大事大物,而正是能从小事中的点点滴滴中去发现一个人的品德问题。
从小了来说,老师亦有在这方面为同学们作过实例讲述。
上课,是我们未踏入社会前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从九年义务教育,到如今我们跨入大学这个门槛,每天都要去上课程,去学习新的知识。在如今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新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外界诱惑也随之增加,同学们好像不再像老一辈那个年代般缺少条件去上课,去学习,所以面对每天的课程,特别是大学这个阶段,这个刚结束高中三点一线,充满压力和竞争的学习后,我们心态难免放松了不少,所以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逃课”,甚至有人传言道:“没有逃过课,没有挂过科的大学,不算真的大学。”这个想法和说法固然都是不对的,加之逃课所带来的后果,不单单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更是浪费了丰富自己的学习机会。逃课附带的恶性结果之一,就是不诚信。当你欺骗老师,欺骗家长,欺骗同学,欺骗自己的同时,也就违背了诚信的品德问题。例如,为了逃课,你会编造各种理由去伪装自己有其他不存在的事由,会让同学为你编造谎言为你“打掩护”,会让老师在三番五次后对你产生不信任的心态;而后面对期中或是期末考试,也许你会为了过这一课程,去抄袭,打小抄,以作弊这另一个更加恶劣的不诚信的方式蒙混过关。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个因果轮回将重蹈覆辙,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你的恶性品格也许会拉你坠入深渊。
这仅仅是一个小事,但实则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很大的。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案例数不胜数,我们不能站在制高点去评判别人,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从自我做起开始,从一个个体到一个群体,从一个公民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世界,我们可以在点点滴滴中将其聚集成河,共创出一个属于每个人的美好的社会。
诚信,作为我们华夏儿女历来要去学习和遵守的美德,我们这一辈,也应该将其好好的延续下去。鲁迅先生说得好:“诚信为人之本。”所以我们都应该穷尽一生,去完善自己的品格,做到诚信,乃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