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汪曾祺《岁寒三友》

作者:李鑫锐
主要内容

摘要: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岁寒三友》,将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所代表的美好高尚的品质赋予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三位主人公同甘共苦的真挚友谊为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将从文本细节描写方面入手,评论作者的细节描写为人物塑造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关键词:汪曾祺;《岁寒三友》;友情

汪曾祺的《岁寒三友》讲述了王瘦吾、陶虎臣和靳彝甫三人在生活中同甘苦、共患难的故事,整个小说中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剧情,也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作品延续了汪曾祺一如既往的语言风格,如王安忆所说的“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而也正是在这朴实无华、极具生活气息的语言中,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可贵、最真挚的友情。

作品从三个节点来描绘他们的生活,从最初的清贫到后来走了好运再到最后的再陷困境,三人各自的遭遇虽然各不相同,但起伏趋势大概一致。周围的人、事在不停地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三人间坚固的友谊。

作品开篇就用平凡的语言介绍了三位主人公,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都是老实本分的商人,王瘦吾经营着一家绒绒店,陶虎臣开了一家炮仗店,靳彝甫则是画画的,靠卖画维持生计。他们三人在当地乐善好施,与周围的人的相处友好。“某处的桥坍了,要修一修;哪里发现一名“路倒”,要掩埋起来;闹时疫的时候,在码头路口设一口瓷缸,内装药茶,施给来往行人;一场大火之后,请道士打醮禳灾……遇有这一类的事,需要捐款,首事者把捐簿伸到他们的面前时,他们都会提笔写下一个谁看了也会点头的数目。因此,他们走在街上,一街的熟人都跟他们很客气地点头打招呼”。作品以此为背景,开始细细介绍三个普通人的生活。

王瘦吾家里经济拮据,汪曾祺并没有花许多笔墨描写他家中到底是有多穷,而是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极其细小的点向读者展示。

王瘦吾家中有一儿一女,儿子穿不起其他同学在雨天穿的胶鞋;女儿没有运动会表演要求穿的白鞋子,母亲为了满足女儿,熬夜做了一双鞋,王瘦吾看在眼里十分心酸,立下决心要发财。

普通穷人家里的两件日常琐事被单独提了出来,恰到好处地交待了王瘦吾的家庭背景,让读者能够轻易地记住王瘦吾家境的窘迫。王瘦吾是个勤奋肯干的聪明人,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生意,最后开起了一家绳厂,让家里的生活逐渐好转。汪曾祺在此处仅仅只用了一句话就将王瘦吾家庭情好转展现了出来,“初二、十六的傍晚,常常看到王瘦吾拎了半斤肉或一条鱼从街上走回家”。普通人家里,难得吃上一顿肉、一条鱼,汪曾祺就抓住了这一点,不需要用明明白白的语言点出,一个细节便能让读者心领神会。

同时,也是这两点,让读者可以大致感受到王瘦吾的人物形象,一个爱家,勤恳踏实,头脑灵活的人。

陶虎臣是个敦厚老实,不太注重利益,只为让孩子们开心的炮仗商人,何以见得?也是从汪曾祺对一些日常小事的描写中得以体现,陶虎臣在试炮仗的时候,知道会有孩子来要炮仗玩,便会专门准备几个捻子被加长过的炮仗给他们玩,在店内他会亲切地跟孩子们聊天,同时他也被孩子们称为“陶大爷、陶伯伯”,以此能够看出陶虎臣的确是一个和善、老实的人。汪曾祺在此处也透过一个小细节为后文行文做了铺垫:“一般的鞭炮,陶虎臣自己是不动手的”。

靳彝甫是三人中最有文人气息的一位。他生活得自由自在,虽说是卖画,但他却是等人登门求画,所以与其说是卖画的人,不如说更多的是与他人品赏画作。他悉心布置画室前的天井,春天放风筝,夏天养荷花,秋天抓蟋蟀,冬天种水仙,还有着让他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到满足的三块田黄石章,也是这三块黄石章让读者看出他的心性单纯:“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他不被家里柴米油盐所束缚,也不为囊中羞涩而心急。他安于清贫,随遇而安,颇有一番隐居雅士的意味。

王瘦吾在贫苦的日子里积极奋斗,陶虎臣在清贫的日子里乐观生活,靳彝甫在简单的日子里自由自在,或许是他们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让老天给予了他们回报:“这一年,这三个人忽然都交了好运。”

王瘦吾凭借着灵活的头脑,抓住了商机,开起了草帽厂,雇了工人,当起了老板。作为好友的陶虎臣和靳彝甫自然是要送礼祝贺的:“这一天,靳彝甫送来一张“得利图”,画着一个白须的渔翁,背着鱼篓,提着两尾金鳞赤尾的大鲤鱼。凡看了这张画的,无不大笑:这渔翁的长相,活脱就是王瘦吾!陶虎臣特地送来一挂遍地桃花满堂红的一千头的大鞭,砰砰磅磅响了好半天!”好友生意开张,送礼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这一段话读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也正是这个看起来平常的片段在汪曾祺的构思下能让读者读出另外的东西来。

在前面介绍人物时,汪曾祺就写道:陶虎臣一般是不会自己动手做一般的鞭炮的,而靳彝甫也只会在他人登门求画时才作画。但在这里,他们两人主动地向王瘦吾送去了自己的贺礼。

我们可以发现,汪曾祺在前面部分是分开介绍三个人物的,人物与人物之前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只是在开篇介绍了三人是从小到大的好友,除此之外没有再用更多笔墨去描写三人关系了。但是在汪曾祺独具匠心的细节安排与描写下,确确实实能够让读者在此处真正地感受到三人之间的情谊。

除了王瘦吾,陶虎臣在老天的眷顾下,生意因小镇躲过水灾,家家户户都放鞭炮来庆祝而好了起来,并发了小财。靳彝甫也因好运捕到一只蟹壳青蟋蟀,想要去参加兴化斗蟋蟀的集会,“王瘦吾、陶虎臣给他凑了一笔路费和赌本,他就带了几罐蟋蟀,搭船走了”。王瘦吾和陶虎臣并未因靳彝甫看上去毫无意义的爱好而阻止他,也没有劝他放弃这些小玩意,而是支持他。有那么一两个能够义无反顾地支持你的梦想并帮助你追求梦想的朋友,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吗?后来,靳彝甫遇到贵人季匋民,卖了自己的画。“王瘦吾和陶虎臣在家乡看到报,很替他高兴:‘彝甫出了名了!’”。“彝甫出了名了!”王瘦吾和陶虎臣在此处对靳彝甫的称呼能够看出他们两人真切的、满满的真心为靳彝甫高兴,并未掺杂任何的嫉妒之心。

汪曾祺的描写,让读者读到的是淳朴真诚的友情,这一份友情,是靳彝甫远行三年也无法淡去的真挚友情。

人生总是充满了大起大落,顺风顺水的三年后,王瘦吾的厂被同行嫉妒,被他人低价恶意竞争而倒闭,王瘦吾的身子一下子就撑不住了,治病花光所有积蓄,重回贫苦的日子。而陶虎臣的生意因蒋介石的政策没了希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被迫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女儿卖给一个连长,然而女儿被连长虐待还染上了脏病。痛苦、悔恨的陶虎臣选择了自杀,所幸被救。

两人的生活一下子没了希望,但汪曾祺并未让他们陷入绝境:

“靳彝甫回来了。他一到家,听说陶虎臣的事,连脸都没洗,拔脚就往陶家去。”“靳彝甫掏出五块钱来,说:‘虎臣,我才回来,带的钱不多,你等我一天!’”

“跟脚,他又奔王瘦吾家。瘦吾也是家徒四壁了。他正在对着空屋发呆。靳彝甫也掏出五块钱,说:‘瘦吾,你等我一天!’”

何为患难见真情?靳彝甫得知自己的两位好兄弟悲痛的遭遇,毅然卖掉了自己最重视的三块黄石章,用来救济二人,并邀请二人至酒楼来了一次多年后的再次相会。那是腊月三十,寒冬,他们三人之间的友情,犹如傲立于霜雪之中的岁寒三友,如此挺拔,令人赞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们的友情也未曾改变过初心。

这篇《岁寒三友》,以时间为脉络,铺展三个人物的三条主线,许多的细节被汪曾祺巧妙地埋在其中,也正是这些细节塑造了三个形象各异的人物,也让读者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能够捕捉到人世间最真挚、最感人的友情。这篇文章也没有更多的含义,这一壶醇厚的腊月三十的酒只是默默地为我们传达温暖,让我们注意到宝贵的友情。

参考资料:

[1]程光炜.繁华落尽见真醇——读汪曾祺小说《岁寒三友》[J].当代文坛,2012(02):12-17.

[2]姜琴,蒋礼.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议《岁寒三友》中的人性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8):92-93.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