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颓败线的颤动》谈象征
163010326尹艳
引论:《颓败线的颤动》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这一篇散文开篇第一句是:我梦见自己在做梦。说明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写“梦中之梦”。在这篇文章里面,鲁迅先生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为了养活的自己的女儿,用自己的身体换取钱财,但当女儿长大成家之后,女儿女婿却鄙夷嫌弃她——“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青年的夫妻,一群小孩子,都怨恨鄙夷的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这是一个爱与背叛的故事。一个人付出了自己无私的爱,却遭受践踏不得回报。
方法:精读法
一、《颓败线的颤动》的写作背景
1923年,生活在北京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鲁迅先生处于极度苦闷的心境,对理想的追求的仍抱着希望,但却不得帮助。鲁迅先生热心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想要培养人才,想要造就更多的反抗社会不平的青年。但是这些人中,有部分人在他们有了一定的名气之后,反而过来讥讽,攻击起鲁迅先生。
二、《颓败线的颤动》中的象征意义
在文中,写了两段梦境,第一个梦的内容一个年轻的寡妇为了养活自己的小女儿,不惜出卖肉体来换取生活所需。第二段写了作者第二个梦中,寡妇依然是寡妇,却不再年轻,而变成一个年老的妇人。她已经把女儿抚养成人并且成家立业,此时此刻,本该是老妇人苦尽甘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遭到女儿女婿的嘲骂和鄙视,甚至她们的小孩子也参与进这嘲笑老妇人的行列。老妇人用自己无私的爱却换来了无情的背叛。这个老妇人就像是鲁迅先生,想要培养人才,最终却遭到背叛。
鲁迅先生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写过一段话:“我先前何尝不出于自愿,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而现在呢,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我听得甚至有人说:‘他一世过着这样无聊的生活,本早可以死了的,但还要活着,可见他没出息’。于是也乘我困苦的时候,竭力给我一下闷棍,然而,这在他们是在替社会除去无用的废物呵!这实在使我愤怒,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我并没有略存求得称誉、报答之心,不过以为喝过血的人们,看见没有血喝了就该走散,不要记着我是血的债主,临走时还要打杀我,并且为消灭债券计,放火烧掉我的一间可怜的灰棚。我其实并不以债主自居,也没有债券。他们的这种办法,是太过的”。【[1]】
文章中的女儿就是那“饮过我血的人”,母亲为了养活女儿不惜出卖身体却“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鲁迅先生就想像是“母亲”一样,在努力的栽培那些人,想让他们对社会有所贡献。
三、总结
在文章的最后还写到“我梦魇了,自己却知道是因为将手搁在胸脯上了的缘故;我梦中还用尽平生之力,要将这十分沉重的手移开。”这一句似乎将前面所有的故事归结为一个梦而已,只是一个梦而已,但“我梦中还用尽平生之力,要将这十分沉重手移开。”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其复杂的情感状态,在当时社会的不太平,不安稳的情况下,在他已经被背叛过的情况下他依旧想要摆脱这些纠结,想要继续做“革命战士”,因为他无论如何都放弃不下他想要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使命。
在《一觉》中鲁迅先生说:“野蓟经了致命的摧折,还要开出一朵小花。”【[2]】鲁迅先生就像是野蓟,经受再多摧折,也要开出“胜利”的花。
参考文献:
1.从《颓败线的颤动》看鲁迅的“反抗绝望”精神肖潇《戏剧之家》2016年第8期
2.从《颓败线的颤动》看启蒙者的精神困境———《野草》中的自我挣扎殷浩翔《合肥学院学报》第27卷第6期
3.鲁迅先生的梦中之梦——解析《颓败线的颤动》李东燕《文艺生活》2012年4月
[1]选自鲁迅与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结集中的一篇《两地书·九五》
[2]选自鲁迅《野草》——《一觉》1926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