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育凡,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获得文学与传媒学院2018届毕业文集第一名。
胡育凡的毕业文集名叫《牧屿》。“我的精神家园里,驻着一座云海之上的岛屿,我在岛屿上放着牧,关心着人类和宇宙。牧屿之名,源于此。”我们是否也有一块这样属于自己的精神岛屿呢?这本10余万字的文集记录了他从2014年至今所度过的锦城四年,文传四年,里面辑录了诗歌、散文、论文、调查报告、人物访谈、设计作品等内容。学长告诉我们,现在看来,这本文集就像是一个珍贵的礼物,而每一次从第一页开始,翻到最后一页,翻看自己的作品时才发觉自己在锦城在文传真的长大了,心智更加完善了,思想更加丰盈了。他说感恩文传,良师如灯,益友如兰,同时也感恩自己,感恩文章。
谈到写作,他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作?他们为什么要写作?远有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书“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近有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说“我写作,是为了让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在人生如寄的岁月中,写作让他懂得与青灯相伴,与自己相处,这着实是一种寂寞。寂寞是孤单的,但却不孤独,他说反而你会觉得寂寞是一种清欢,就像是近代的中国文学泰斗梁实秋先生所说的那样。韦应物诗云“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学长说他的对句为“我有一支笔,写以享清欢。”他说,毕竟人间至味是清欢嘛!若是能言之有物,文章实在,用以实践,更是精进一层楼。
在锦城文传学习的四年里,他爱上了写作,并且不仅仅是局限于自己喜怒哀乐的写作,他还把视野扩大到外围,去采访一些人物,做过专栏,也采访过民风民俗。他结合自己采访写作的经验,如从采访前该如何准备工作、采访时该如何记录情况以及采访结束后如何整理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告诉我们如果要达到有效采访和高效的新闻写作,或者说,如果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首先应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其次要具备记者的专业度。
从胡育凡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十分的热爱写作。身为文传学子,文笔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在他看来,文传学院所规定的4年40篇文章,其实也就是一年写10来篇文章,他说他四年下来就能写80篇,这将是措施指标的2倍,超量完成100%也是可以实现的。学长告诉我们说,40篇的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不算多。而当几年下来,我们这本厚厚的毕业文集将为我们的求职、深造锦上添花。如果以后要出国深造,那么在个人陈述和简介它将为自己增添亮点,如果考取国内研究生,毕业文集也会成为一道让我们脱颖而出的杀手锏。
希望我们都以写作作为文传人的核心竞争力,热爱写作,静想这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