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一书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便强烈推荐我们去看一看,奈何高中一心为了高考谁还愿意花时间去看一本小说。时光荏苒,三年的高中时光已逝,可我心中一直惦念着《边城》,于是泡上一壶清茗细细品读。
《边城》一书出乎我的意料,结局似喜似悲,让我心中怅然。“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读罢这一句,我的思绪似乎去了书中一样。傩送二老到底是回来亦或是没有回来?我心中是希望他回来了,毕竟他的心中对翠翠的爱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简单。翠翠这个姑娘是那么清澈纯净,我心底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若二老永远也没有回来,那翠翠是会一直秉着心中的执念等下去,还是嫁做他人妇?二老在桃源是在对哥哥的愧疚和对翠翠的爱中孤独终老,还是忘却一切爱上她人?这个结局我不愿去想,也许很多诗人喜看撕碎了的东西,可我还是愿意去看一个完美不缺的东西。
《边城》中处处充满着爱,美,朴实,和积极的心态。翠翠和爷爷之间相依为命的爱;翠翠母亲和翠翠父亲至死不渝的爱;大老对翠翠的爱;翠翠和二老之间的爱……朴实二字也是贯穿了整个文章,因为朴实,妓女也不会受人歧视,“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做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因为朴实,翠翠的爷爷才会一直划着渡船,且从不收人好处;但也是因为朴实,翠翠一直羞于说出对二老的爱。再说积极,翠翠家境贫穷,可是她和爷爷却是活的自在逍遥,不求名利,以积极的心态过活。
在合上书之后,我的心情交错着,纠结着。我看到了书中的爱,想到了如今的自己,有亲情有友情有爱情,我是那么幸福,我应该知足!“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每读一遍,我的心中就要伤感一遍。想不明白,为何相爱不能在一起,为何会有那么多的羁绊。爷爷的去世在睡梦中,翠翠以为爷爷在熟睡,谁知,爷爷已经西去。爷爷的去世安排在这个时候,不免让我觉得沈从文有点狠心。失去了爱人的翠翠,竟又要失去这唯一的亲人。她还那么小,却偏偏要她一夜长大。
《边城》让我思绪飞扬,让我再一次为爱折服,为朴实和积极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