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语言与文化》有感

作者:仲婉婷
主要内容

《语言与文化》读书报告

这本书的内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它的内容不是大篇幅的讲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大量的举出实例。虽然在之前看的《知识的边界》中作者也举了非常多的例子,每隔几页就可以看到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数据,但是更多的是平铺直叙的理论方面的内容,读起来不免昏昏欲睡。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不一样,或者说语言方面的内容本身就很丰富有趣,读起来丝毫不会乏味。同时也正如开篇的序言所说,这本书的篇幅较小,读起来不会觉得冗长也不会觉得草草结束,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作者自言是将本书分成六段去说,那么我也就着他的六段分别来说说自己的新的体会。

一、从语词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从书名就知道这本书是讨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这一部分所提到的文

化范围比较广,无论是生活中的习俗还是关于制作器物的技术,都包含在这一部分所提到的文化中。对于这个部分所提到的内容,我最早有所体会是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认字,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环节一向比较枯燥,所有有的时候老师会单独挑几个字出来,拆分它的偏旁部首,联系象形文字,让我们更方便记住这些字的写法。在这个过程中就经常会涉及到这个字被创造的社会环境、背景等,也就不免提到有关当时的一些时代文化,这些内容是很有趣的,所以往往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的兴致会特别高,上课也就特别认真。

这一部分从英语和汉字这两个角度分别举了例子。在英语中,语义的演变是比较突出的,哪怕是现在在学习英文单词的时候,老师都经常会给我们拓展一些单词的引申义,这是它变化的一种,比如原本英文中的pen最初只严格应用在原始的鹅毛笔,现在却用来表示一种有金属笔尖的文具;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从现在的单词含义,追根溯源,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文化,比如英语的wall和其他印欧语系含有“墙”的意义的语词,它们的基本意义往往和“柳条编的东西”有关系,那么即使后来没有找到相关证据,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欧洲古代的墙也和中国现在乡村的篱笆、四川的竹篾墙或古代的版筑一样。从汉字的角度来看,老师也经常用的例子就是现在和钱币有关的字,大多都以贝作为偏旁部首,同时从古代的一些书籍中我们也可以确定,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从语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非常多古代的各方面的文化。

二、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英语课的内容,老师让我们去了解英语的发展史,并可以用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将它讲出来,并因此专门给了我们几节课的时间。在了解英语发展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可能是借字现象最多最普遍的国家。在几个国家拥有的词语数的比较之中,英语的词是最多的,达到了一百万,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相比较而言中国、德国的词语数简直少得可怜。我觉得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大概是因为真的懒,每每接触到新的文化新的词语的时候,他们懒得再创造一个单词去描绘这个新事物,反而直接借用第一个用来形容这种事物的语言的发音来做音译。当然借字的手法很多,书中列举的就更多了,但是从英语借字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与其说音译的手法更为普遍,倒不如说音译的方法更加的便捷。英语先后接触到的文化可谓数不胜数,从凯尔特人到罗马帝王凯撒,从希腊文再到拉丁文,英语所接触的不仅是不同的文化,更是不同的语言,也许一些本身在英语国家就存在的事物却没有名字,刚好新接触到的语言有这个词语,他们就很自然的借用了。

还有一些借字是英语内部的借字,比如很早以前的维京人,也称为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也就是俗称的海盗,他们的母语是英语,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让他们创造出了一些英文中原本没有的词,比如sky,sea这些,这些单词就是通过这些海盗和“陆上”的人交流而获得了传播,类似的还有一些关于农作物的词,大多是最初在农场劳作的人们发明的新词,起初这些词的范围很小,在之后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时候才传播开来,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借字,虽然都属于英文,但是这些词和造词的人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而他们创造出来的词语也是自身文化的一种浓缩的体现。

中国的借字现象也不少,主要都是在海禁解除,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方文化有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但是中国人看起来就比较勤快了。在生活中借外国字的现象最突出的是在食物上,比如西红柿、洋芋、洋葱这些,但是似乎在以前的中国音译的现象比较少见,像我举的例子就是中国人自创的词加上比较标志性的词以表是借的字,“洋”、“西”这些字的指代性就非常的强。

我很惊奇的是中国文化对于外国语言文字的影响,我的这种惊奇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在古代,与其它文化的语言文字相比,外国文化很少在中国的语言中借字。在前文我简略的提到过,在国外,尤其是英语语种的国家,借字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而这些大量被借入的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词语,或者说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但是从古代中国借出去的词汇,我认为使用度并没有那么高,也可能是因为本身外国在古代借入的中国语言就很少,且借入的大多都是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词汇。第二,在现代社会,外国从中国借入的词汇大大的增加了,其实这点不能说是惊奇,我认为这是个必然的现象。中国现在日益强大,加上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因而在一些很有权威性的英语字典中,借入的中国语言文字也越来越多,当然,主要还是通过音译的方式。第三,是英语选择借入的字。当听说一些被牛津字典收入的中国语言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震惊的,比如typhoon,mah-jong,chinesekungfu等等,这些词确实是中国人独有的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性词语,但是当知晓这些词语被音译成英文还加入到了牛津字典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被震了一下。

三、从造词的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这个角度的观点我是第一次读到,前两个大点选择的角度都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触的。可能也是因为个人与少数民族的接触颇少,就算有接触也不会有心的去了解他们的语言,所以这个部分光是题目就已经非常的吸引我了。

我觉得这个部分作者所举得例子都很有趣,但是令我有些吃惊的是这些例子的背后。由于我不了解,所以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古时候的少数民族无法理解的东西,比如日食月食等这些自然现象,他们造的词就是按照当时自己的理解来造的,但是现在的民族成员完全明白如何科学的解释这些自然现象,只是沿用祖先传下来的语言。第二种就比较令人担忧了,就是现在这些少数民族还是不懂,不知道这些现象的真实形成原因,这个就说明他们的文化水平依然停留在几个世纪以前,而这种现象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这个部分有趣的点就在于,通过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古时的人们异常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思想是没有限制的,虽然不像现代社会的人们看似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这反而使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从他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找到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相同或不同的想象,感叹一下中华文化真是从各个方面都博大精深。

小总结:语言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很奇妙的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言明明截然不同却又可以相互影响、借鉴。我觉得每种语言都是相应文化的浓缩精华,也是相应文化的表达、传播的媒介。语言的魅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在人类史上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我无法想象没有了语言的人类社会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了语言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社会就无法前进、发展。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或者说,语言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