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一生极其的悲惨,童年的不幸,穷困的生活以及几段无疾而终的爱情给她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她的一生都在疲于奔命与动荡不安中挣扎,文学创作虽然部分成就了她,却没有改变她的命运。萧红在日本期间创作的《孤独的生活》,本是一段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却透露出了她对人生的绝望,孤独贯穿了她的一生。
萧红,中国近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伤心,祖父是她最亲的人。初中毕业以后,不顾家庭反对而出走北平,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撑,萧红的生活陷入了穷困中。萧红一生中的爱情十分坎坷。1925年,14岁的萧红由父亲作主,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申。1928年,17岁的萧红结识了哈尔滨法政大学学生,与自己有远亲关系的表哥陆振舜,而后与之婚外同居。陆振舜迫于家庭压力,与萧红各自回家,一段感情就此终结。而这对于此时还抱有少女情怀的萧红来说,无疑是感情开头的一次打击。在这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坎坷,20岁的萧红与汪恩申同居。1932年,回家过年的汪恩申把萧红一人留在旅馆,萧红变卖物品前往北平,汪恩申过完春节回来发现萧红不辞而别,追到北平带回,但由于其母亲反对,已经怀孕的萧红最终于汪恩申分手。此时怀着孕的萧红由于爱人的逃离,以及生活的拮据而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她渴望爱情,却又被爱情一次次背叛,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恶性循环。1932年,在旅店充当人质的萧红被萧军救下,产后萧红与萧军开始了同居生活,也开始了她悲惨的爱情命运。1936年,萧红远赴日本。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萧红与萧军分手,同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婚。1942年,萧红病逝。《“离”与“归”》说过“在萧红叛逃的道路上,自由的空气固然容许她贪婪地呼吸,但作为放逐者的寂寞与悲凉又时时侵蚀着她”。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里,萧红的感情生活遭到了很多人的唾弃,20,30年代的社会中,女性大都依附于男性而存在,没有选择的权利与机会,而萧红一次又一次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则是让她成为了一个异类,没有人可以理解她,她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与孤独中,萧红曾和友人白朗说过:“未来的远景已经摆在我的面前了,我将孤寂忧郁以终生!”
《孤独的生活》是萧红在日本期间创作的散文,在这之前她的感情充满了无奈与创伤,而这一篇描写日常生活的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无疑是融入骨髓的孤独感。“蓝色的电灯,好像通夜也没有关,所以我醒来一次看看墙壁是发蓝的,在醒来一次,也是发蓝的”开篇的这一句,将人引入了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天,由情景渲染开始的描写更是让整篇文章都充斥着孤独的味道。《生命探索的苦旅》中说:“萧红的孤独内蕴有两个层面,它既是生存层次的孤独,又是文化层次的孤独,这两种孤独相互渲染着,作者实际生活身处边缘地带的孤独情感往往投射到创作中。”在文章中,通过中国街道与日本街道的对比,十分直接的凸显了这一时刻的寂静,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人们内心隐藏的各种情绪总是跃然纸上,萧红一个人,走出房间又走入房间,躺下又起来,提起笔想写点什么,觉得不该写又放下笔,这一系列矛盾的动作描写则是生动的体现了她的内心,此刻的她是很痛苦的,爱人不在身边,生活不如意,在这样一个孤独的夜晚,于是不管做什么都显得十分的多余,连躺下脑子里都没有清净,心里的乱与深夜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个人吃完晚饭后,着实是寂寞了,而此时的打雷,阴沉的天气更是压得萧红透不过来气,好像有什么东西要爆发了,要从心里迸发出来了。而此时她多希望有别的朋友或熟人可以陪着她,就算是冒着雨去寻找他们,但没有;萧红在这一生中没有特别亲近的人,在异国他乡,她也希望有人可以陪伴她,但没有,这一刻的孤独是贯穿整个人生的孤独,这一生都是如此。《萧红及其作品的生命追寻》中指出:“萧红理想中的生命存在,一个健康的,自由的生命是不存在的。在现实世界中生命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机,失去了理想中的本真状态,慢慢地沉寂,悄无声息,走向死灭。”从萧红追求爱情中可以看出,她是极其渴望家庭的,童年生活的不幸让她渴望从家庭生活中获得温暖与慰藉,但她一段又一段失败的爱情最终打败了她,她想要的都得不到,尽管她热爱自由的生活。正如《孤独的前行者--萧红》中说的:“好像命里一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她是一个孤独的前行者”。而在来到了日本以后,语言不通,身体上的病痛,并且她很少外出与人交流,孤独与失望,这一段日子里她的生活十分难捱。不是她理想中的生活,但她只能咬牙撑过去。她的生命在这期间也在不断地被消耗。
萧红与孤独同行,共同成长,共同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