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阅读文献:
[1]张玉强,李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的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7,2:46-56.
从所阅读文献中摘录的结论性命题:
1、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条件主要包括基本条件、依托力量两个因素,基本条件差异决定了模式选择的不同,而依托力量是否充足,又直接决定了该模式是否能有效运行。
2、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都需要有政府支持,都遵循精准政策、精准流程、精准管理的原则,都根据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依靠优势资源,开辟出适合本地发展的精准扶贫的模式。
3、各连片特困地区的实施条件是精准扶贫模式的根据。
4、为降低精准扶贫模式实施的困难性程度,应该做好精准操作工作和制度融合性,提高贫困人口的接受程度。
5、注重对精准扶贫模式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效果评价。连片特困地区致贫因素复杂,贫困程度深,各连片地区采取的精准扶贫模式各不相同,应建立差异化的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考核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效果,以促进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6、在扶贫过程中要把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文献评论: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中的关键环节,在解决该问题过程中,部分学者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连片特困区的区域特征(饶华敏,2012;李慧,2013;郑岚等,2014;沈茂英,2015),该区域在致贫因素上也有自身特点,如张大维(2011)、李英勤(2013)、李雪萍(2009)等归纳出生计资本匮乏、生态脆弱与环境恶劣、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导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贫困测量(刘小鹏,2014;杨龙,2014)、扶贫制度安排(张举国,2015;李博等,2016)、对策建议(罗金丁,2012;王赞新,2015)等方面,都有部分学者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许多学者把精准扶贫概念引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问题,对扶贫瞄准模式、贫困村分类方法、贫困个体的扶贫瞄准方法、精准识别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邓维杰,2013;罗江月等,2014;邓小海等,2015),提供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一般性理论成果。同时,部分学者也开始注重对个别集中连片区域精准扶贫的实践进行研究,如韩斌(2015)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例,分析了区内面临着扶贫对象不准确、缺乏人力资本支撑以及产业扶贫针对性不强的困境,并提出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在研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方面,存在对实践层面过于分散和局限的研究不足这些缺陷。本文献针对这些不足,以比较和系统研究为视角,分析一些典型代表性的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实践,并总结和对比它们之间的扶贫模式,进而揭示未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实践建议。
关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大致有以下三种:
1、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韦伯最先提出。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第二,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第三,空降距离的不可克服性。
2、空间资本理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专家雅兰和瑞福林提出“地理资本”缺失导致“空间贫困陷阱”,指出地域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与贫困的密切关联性。
3、社会资本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已经发展成为解释贫困问题新的分析范式。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贫困人口拥有社会资本,也就意味着其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障,便可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