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录》是易中天先生的作品。初识易中天先生,是在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易先生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入木三分的解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有心拜读先生的其他作品,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这本《品人录》。书中介绍了五大历史名人——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
这五人身份不同,结局不同,成败得失各异。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世枭雄;武则天是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女皇;海瑞是固执刻板至于迂腐的名臣;雍正是万人之上的君王。他们的不同之处数不胜数,若论相同之处,大概是他们每个人,都在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每个人都具有复杂性,甚至可以说,他们五个人,都有悲剧性,没有一个人是功德圆满的。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英雄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就能取得成功,而且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但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在集体主义下,个人的价值被缩小,个人在集体面前是渺小无力的。他们因这样的“英雄主义”而不为中国文化所容,不为文人所容,于是时代社会让他们结局悲哀,史书工笔让他们毁誉参半,最终导致了他们每个人的悲剧性。
这五位历史名人中,我最喜欢曹操。他虽然被史书工笔批判为“奸雄”,却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救民于水火的决心。《观沧海》中他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宽广胸襟可见一斑;《龟虽寿》中又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一统天下的凌云壮志;《蒿里行》还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和百姓的痛苦,表达了悲悯的情怀。在那样的环境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有野心驱动,也是他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必由之路。
诚然,曹操也杀过许多人,制造过一些冤案,但他并不以杀人为乐,而且由史书种种记载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在那个时代,他能称霸一方,又不违背自己的本心,着实不易。
感谢易中天先生,用他诙谐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五位有血有肉,立体生动的历史名人,而非按照简单的善恶区分脸谱化的纸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