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剪纸
5月27日,与同学一道我们拜访了赵氏剪纸的创始人——赵幼兵老师。赵幼兵,出生于1952年,自九岁起在外婆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剪纸,现已剪纸57年。期间出版了六本关于剪纸的著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剪纸的优秀传承人,以及热爱者。
在见到赵老师之前,我是怀着紧张的心情,总觉得这样的老师是严肃,颇有世外高人之感。见到赵老师,在与之交谈一番后,我放下了自己紧张的心情,开始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话语中我们了解到,老师除了有着高超的剪纸技艺更有着丰厚的文学功底。艺术之间总是共通的,我想丰富的文学知识也为老师的剪纸作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得老师得以设计出完全属于自己五千多幅作品。不过丰沛的灵感需要扎实的基础技能为支柱。在询问老师是否有一些独特的技法时,老师答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将外婆教的口诀牢记于心。“先里后外,先小后大,左拐从上,右拐从下,手随剪走,纸随剪捻,巧妙折叠,事半功倍。”短短几句话,浅显明了的道理,蕴含的却是一份手艺最精髓部分。简单几句话,似有魔法般赋予纸张以魔力,使它千变万化,富有神彩。在我有幸观摩到赵老师的作品中,最为记忆深刻的是《老成都》这幅剪纸作品。
《老成都》根据赵老师所讲,灵感全都来源于李伯清评书中关于老成都的讲述。这副作品篇幅不长,不过一张画纸,就凝结了老成都一共36幅生活剪影。其中包括传统的成都习俗,如结婚,灯会,花轿,竹琴,蜀锦等;成都美食,如豆花,转糖饼,叮叮糖,锅盔,担担面等;街角剪影,老顽童,补碗,算命,挖耳垢,磨刀等。
之所以喜欢这幅作品第一是因为这幅剪纸作品中涉及了一些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成都故事。比如:竹琴,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四川竹琴的存在,更不知道更不知道这样一种古老传统戏曲剧种的存在。这张剪纸作品激发了我对这样民俗乐器的好奇心。而像花轿,黄包车磨刀这样的剪纸作品是我从老人的口中听说过的景象,一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这副作品弥补了我们不曾见过这些街景的遗憾。第二点,它也激发了我对于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在我生活的镇上,每当庙会开始时,我都会央求奶奶带我去转糖饼,两块钱转一次,我那时最想转到兔子和龙,因为兔子最可爱,龙最大。不过,无论转不转得到最后我都是开心的,因为我可以奶奶不允许吃的糖了。可是到了现在,对于转糖饼我已经没有了热情,因为那只有甜味的糖不再吸引我,就算偶尔玩性大发转一个,也只舔几口就失了兴致。再说在现在的街头巷尾也很难找到转糖饼的摊位了。
我想这是这幅剪纸作品存在的第一意义,它留下了老成都的回忆。对于那些已经历过的人,这是激发回忆,寻找童趣的最好契机。对于那些未经历的人,则是激发去探索,去寻求的好奇心。它将老成都的生活场景描摹的生动有趣,成都人看到这样的作品会会心一笑,勾起无限回忆;外地人则会有所感染,对成都产生向往之意。
在我眼中,《老成都》这幅作品与赵老师的其他作品意义是不一样。比如,老师的“福家十又”蕴含的就是人生哲理,教你如何做人处事,具有警示作用,又像“中国礼品花”,含有的是民俗风情,可它们都是委婉的表达含义。《老成都》则是完全直接的描绘,没有什么深切的含义,却触动到了我的内心。它让我真切的怀念,真切的感动。
老师所用的工具很简单,随处可以买到的小剪刀,铅笔,纸张,圆规,小刀,大头针。简单的勾画几笔,用剪刀剪剪,戳戳,用不了多久似乎一张作品就可以完成。但就像老师所讲画比剪更重要,简单的勾画,只是每一笔都凝结着老师独特的创意。熟练地技法是时间的累积,是不忘的口诀;独特的创意是经验的累积,知识的积累。技法与灵感交相辉映,使得《老成都》活了起来,每一张剪纸都是我们回忆里的老成都,它不在仅仅是一副艺术作品,更是我们真切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