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是一个古老的汉字,义项丰富,本义指人的脸色。本文从几个意义来对“色”字做一些讨论,以更好地学习古汉语以及研究的技能。
[关键词]古老,数个意义
“色”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它的篆体的结构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屈服,引申出本义为“脸色,表情”。在《说文解字》中,陈昌治将“色”字解释为“颜气也”,而段玉裁将其更详细地解释为“颜者,两眉之间也。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谓色。”由此可见,“色”在最早的时候,意义就是指人的脸色表情。
在当代社会,人们谈到“色”一般会有两个反应,一是颜色,二是一些和女性相关的词。这种现象不是一蹴而就出现的,而是一种逐渐的演变。
第一种情况比较简单,近代和现代教育把颜色放在了对“色”字的第一种解释,在很多字典和词典中,例如《新华字典》都把颜色作为“色”字的第一种释义。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语也丢掉了“色”字的某些解释。佛教中有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现代人曲解其中的“色”为色欲,但是在古汉语中,这个“色”是指一切可感知的外在事物,也就是“色”的外表这个释义的引申义,所以佛教的这句话中的“色”是一切已知世界的意思。
在商周时期,女性还没有被“三纲五常”和“夫唱妇随”等思想影响,所以女性在很多方面还是颇有建树,这时候“色”字还不能用来完全地形容当时的女性。在《诗经》中,《关雎》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在歌颂女子的美貌以及优秀的品德,这是不能被简简单单一个“色”字来涵盖的。
在《国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三为粲,夫粲,美物也”。在春秋时期,人们对女子的形容有了极大的变化,在世俗的眼光中,女子的美貌是女子内涵的最高层。在这时候,“色”字已经有了用来形容女性的“姿色”的意思。《左传》中,有一句“贪色为淫”,就是将“色”字用来涵盖女性的所有特征。
《战国策·楚策四》中,“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一句话,表示“姿色,美貌”已经完全变为了女性的代名词。诸子百家称女性直接称之为“色”,整个社会尤其是男性认为“色”就是女性的所有。
在影响中国最久远的儒家学说中,也有很多与“色”有关的话。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子罕也曾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话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人,言辞犀利且充满批判。
而《论语》中,关于“色”的释义挺不少。比较典型的有,“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这句话里面对“色”的解释就有些争议,朱熹认为是礼貌,杨伯峻认为是不好的脸色,高诱则认为是人的意思;“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色”也有两种解释,一是态度,二是女色。
“色”字引发的各种分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女性地位的巨大变化,以及“色”字所逐渐产生的“姿色,美貌”等意义,使得很多人无法将两者联系起来,产生很大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一直延续两千多年,直到今日。
另外,在佛教语中,“色”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质存在的总称,就是“色即是空”中的“色”,也指佛家所提出的五根,五境,无表色;二是专指眼睛看到的东西。在《生经》中,有一句“不可色信人及柔软美辞”,这里的“色”就是第一种释义。
佛家中的色欲也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色欲指的是人们的情欲和性欲等,狭义的色欲则是与前者没有任何关系,是指人们对于颜色的喜爱。广义和狭义的色欲皆是传承自上古语义。在《列子》中有一句“汝寒湿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这里的色欲和现代汉语中的色欲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和佛家中的色欲的广义相同。
通过对“色”字的一些微小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色”字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学习到它的一些意思和发展过程,也可以学习到如何对一个字进行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生经》中的“色”字研究,罗艺潇
[2]《论语》之“色”辨,马春玉
[3]《左传》,左丘明
[4]《战国策》,刘向
[5]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1958
[6]色与礼的关系—《孔子诗论》,曹峰
[7]中国古代女子称色原始—中国妇女地位变迁史,赵东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