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中国文化史导论》中的“天人合一”

作者:杨雪
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史导论》中的“天人合一”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姓名:杨雪学号:163070017

【摘要】:《中国文化史导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撰写的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全书共分十章,涉及中西方文化比较、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文化精神等问题,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在钱穆先生的笔下,中国文化发展史如一幅画卷展开在读者面前,与西方的文化客观对比,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导论、地理与文化、东西方文化、天人合一

正文

一、从地理环境因素看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形成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史导论》的一大特色。钱穆先生不同意那种笼统地说中华文明发展与黄河流域的说法,在第一章中他就指出黄河本身并不适于灌溉与交通,中国文化的发生不依赖于黄河本身,依赖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每一个支流的两岸及其流进黄河时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落里,他把那种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叫做“水桠杈”,即中国古书中的“汭”,就是两水环抱之内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角地带。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个小的农作单位,水域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带,一旦小的水域的文化发展受到限制,又会往大的主干流域汇总,相互之间发生接触,就形成了大的文化局面。在此地理基础上,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在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以农耕文化发展起来的。由于农耕文化与土地的密切联系,中国文化也就形成了稳固安定、依时而行的特点。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其文化就会呈现注重向内,向自身看,向时间的维度看,于是就有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说法。农耕文化的特点就是不求空间上的扩张,只期盼时间绵延,稳定且注重内在修养,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西方的商业文化。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在发展初期的西方有着资源不足的现象,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地向外扩张,使用武力来征服,表现在西方文化上就是强烈的战斗欲和崇尚竞争,因此商业文化就比较注重从空间上的拓展,有财富观念强的特征。钱穆先生认为中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就是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的不同。比如在宇宙观上,中国文化重视土地和天象,这些就关乎着中国人的生存问题,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就要与自然相和谐融为一体,主张人与自然的相融相通。再有中国人崇尚遵循自然的规律,认为一切自由安排,所以力求投入大自然中,与天地万物生息相处,协调共存。所以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内在追求。

二、中国文化的融合

在形成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过程中,“融合”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是民族融合,钱穆先生认为,民族创造出文化,文化又融凝此民族。中国古代民族观和文化观有密切关联,民族观不以血统而以文化作标准,只要是同文化,便成为同民族。中国民族在古代原是由许多民族经过长期接触融合而渐趋统一的。钱穆先生指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是深于民族观念的,换言之,即是文化界线深于民族界线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自高自大,对外来文化深闭固拒。中国文化虽则由其独立创造,其四围虽则没有可以为他借镜或取法的相等文化供作参考,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终是极为宏阔而适于世界性的不局促于一民族或一国家。换言之,民族界线或国家疆域,妨害或阻隔不住中国人传统文化观念一种宏通的世界意味。”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同化力,可以从学习、消化佛学中得到证明。“因此在中国史,我们可以说,他既没有不可泯灭的民族界线,同时亦没有不相容忍的宗教战争。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族新分子之羼杂,只引起了中国社会秩序之新调整,宗教新信仰之传入,只扩大了中国思想领域之新疆界。在中国文化史里,只见有吸收、融合、扩大,不见有分裂、斗争与消灭”。中国文化具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能容纳、同化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来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也能调和、融通不同的宗教和信仰,来超越它,并与之和平共处。钱穆在强调中国文化的融合精神时,并不否定文化冲突和文化变异。他不仅详细考证了印度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也研究了波斯、阿拉伯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东渐的历史,分析了400多年来东西文化的接触、碰撞与融合。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包纳性与同化力,最终得归功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精神。“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中国人常抱著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天人合一”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钱穆的最高信仰和终极理想。

三、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关于中西文化史的异同之辨,钱穆反对所谓“中国比西方落后一个历史阶段”,仍处于中古或封建诸说,反对不加分析地把中西文化传统与性格不同,看成是一古一今之别。他把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背景之中,从政治、经济、人生、宗教等方面区分两种文化,着力揭示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与意义。这一做法极大程度地夺回了中国人以自己作为主体来叙述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因为在西方的眼中,东方是落后的,是相对于西方的阳刚来说阴柔的,中国的文化在西方以“权威”的名义下是扭曲的。从政治形态看,中国很早就已凝成一个统一的大国家,从商、周以来,4000年没有变更,尽管有所变动,但伤害不到民族和国家的大传统。因此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展的一种延续,很少彻底推翻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西方的古代、中古时期,已是一个新的转变,诸侯国不断更迭,造成西方四分五裂,直到近代,还没有走上统一的道路。由于中西方政治形态上的不同,影响到双方历史观念的分歧。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的,常偏向于“空间”的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绵延的、同体的,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所以,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中国人的看法,只有自我一体浑然存在。

从人生观、宗教观看,西方人的人生观注重自由、组织和联合,强调“两体对立”。因有两体对立,所以要求自由,同时又要求联合。两体对立是西方人注重向外看,注重在空间方面看的结果;是由西方商业文化内不足的经济状态下产生的现象。中国人的人生观注重向内看,注重在时间方面看,便不见有严重的两体对立,因此,中国人也不很重视自由、联合。中国人由于常偏于向内看,故看人生和社会都是浑然一体的。这个浑然一体的根本,大言之是自然,是天;小言之是各自的小我。“小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这便是中国人所谓的“天人合一”。

四、启示

认真地阅读过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之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而这种情绪也感染到了我。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以及西方掌握着话语权和科学技术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批判和扬弃,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的侵入,这一点表现在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在一些人心目中,传统意味着落后和保守。诚然,中国文化的确有糟粕,但是如果一位地认为西方文化即是真理就会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越来越不自信。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先生以一颗赤子之心,像一位长者为我们寻求一种文化的归属感,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充满敬意。他客观且真诚,并没有全盘地否定西方文化,而是坚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并不抱残守缺,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和一些开放的文化思想。综上所述,钱穆先生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内在特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彰显民族个性,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钱穆先生的文化思想,对于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选择地吸纳和消融西方文化,做到洋为中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