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精日现象的背后:年轻人的迷失

作者:李沛峰
主要内容     

精日现象的背后:年轻人的迷失

近年以来,在大众媒体上,报道了越来越多的“精日”现象。当事者多为年轻人,他们身着旧日本帝国的军装,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有亚文化圣地漫画博览会,也有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抗日战争作战遗址。精日们的出现挑战的国民们的精神底线,有人高呼逆向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到来,也有人说这是境外势力颠覆中国的龌龊行径,背后有日本防务省的支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精日。

精日,根据官方的定义,指的是精神日本人。在这里要再提一个词,就是“日杂”。日杂这个词出现的时间要早于精日。用来指代在网络上为日本叫好的人,由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特殊历史问题。只要是在网络上对日本加以赞扬的,譬如赞扬日本的学术水平,日本的人均素质,日本的工业实力,都会被扣上一个“日杂”的帽子。也由此,衍生出了“精日”。“精日”在官方语境中的严重程度远高于日杂。王毅外长曾亲口对记者们说出自己对“精日”的看法:中国人的败类。中国人也无不对精日行为义愤填膺。那么,为什么精日会产生呢?

要说精日,还是得先说日杂,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日本文化开始逐渐辐射至中国,比起陌生的欧美文化,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文化对于很多人来说更亲近也更有吸引力。在2010年之后,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开始大规模的且有秩序的逐渐进入国内。二次元以“萌”为核心纲领。能以轻松戏谑的眼光看待几乎一切事物。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然而在很多方面,萌文化触及到了政治敏感。当旧日本帝国的军舰被萌化成美少女,当那些人类制造出来的战争工具被萌化成美少女时,二次元受众们在耳濡目染之中,渐渐的忘记了战争的残酷性。爱屋及乌,也开始从思想上倒向日本,倒向战争。许多并非精日日杂的一般受众也能脸不红心不跳的模仿二次元中的人物台词,大声的喊出“诸君,我喜欢战争”这样令一般人目瞪口呆的口号。没错,战争离我们很遥远,没有哪个时代的战争会像今天这样离一般民众这样遥远,“只有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认为战争是一件很美好很浪漫的事情”。年轻人们在二次元文化中憧憬着战争,同时,也憧憬着那个大日本帝国,甚至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他们以玩乐的心态穿上二战时期士兵的军装,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公众场合,却丝毫不懂得从前身着这一身军装的人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穿上这一身赴死之服。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时代,精日,二次元,这是很小的一部分。现代文化正在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三观,而年轻人,这一个对新文化最具有包容性的群体,或许会迷失在这些文化之中,娱乐至死吧。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