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最广为人知的一部小说。该小说采用男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自白的形式,叙述了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未成年少女之间的不伦恋爱故事。本文将从人格结构的角度,深入亨伯特的举止行为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解读亨伯特的复杂人物形象,以及揭示其悲剧产生的缘由。
关键词:《洛丽塔》、亨伯特、本我、欲望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然而由其所创作的《洛丽塔》在世界文学取得巨大影响力的同时却又在社会道德层面饱受争议。《洛丽塔》以一位狱中死囚亨伯特自白的形式讲述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采用第一人称饱含情感的叙事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与一位十三岁的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的不论恋爱故事,情感上主要体现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疯狂迷恋和追逐。而小说的结局又以悲剧收尾,亨伯特枪杀了洛丽塔的丈夫奎迪后被警察逮捕并且因血栓病死于监狱中,而已经十七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圣诞节。
《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文学人物形象,然而对其的印象与评价大都停留在道德层面上的贬低与谩骂。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在阅读《洛丽塔》的时候主动放下从道德层面衡量的准则,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人性内涵和文学价值,那么亨伯特的人物形象无疑就具有了复杂性。而本文将从人格结构的角度着手分析亨伯特的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纳博科夫在“关于一本题名《洛丽塔》的书”这一文章中写道:“对我来说,虚构作品存在的理由仅仅是提供我直率地称之为审美狂乐的感觉。”由此对于亨伯特作为纳博科夫所创作的虚构作品的虚构人物来说,亨伯特在“本我”的部分就尤为突出了,这也是亨伯特产生精神分裂的根本原因,甚至可以说也是其悲剧产生的缘由。
一、对亨伯特“本我”人格的探析
“本我”位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一位十四岁的少女安娜贝尔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尔因伤寒而早逝,而对于安娜贝尔的永恒记忆的追忆造成了亨伯特的恋童癖。因而在这种童年阴影的影响下,当亨伯特在女房东夏洛特家中第一次看见性感少女洛丽塔的时候,便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尤其是洛丽塔胸口的那颗和亨伯特记忆里的小情人即安娜贝尔几乎一模一样的痣让他一瞬间爱意汹涌,并且“这个洛丽塔,我的洛丽塔……完全超越了她的原型”。见到洛丽塔的那刻,亨伯特的“本我”变得强大起来,“快乐原则”占据到了主导地位。
亨伯特是一位已经年满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而洛丽塔是一位才仅仅十三岁的少女,这在现代人看来完全是一段完全违背世俗观念的不可能成功的禁忌之恋。亨伯特本人也是知道的,心中所寄存的想法完全是与当前的法律背道而驰的。但是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迷恋导致他几乎忘记了社会或者说是外在的束缚,致使他一贯而终地对心中的欲望伸出魔爪。为了能够与洛丽塔在一起,亨伯特下定决心租住在她家的房子。并且为了能够与洛丽塔进一步增加关系,亨伯特答应了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的求爱,成为了洛丽塔的继父。中年大叔与未成年少女的禁忌之恋就已经让人难以想象了,况且继父与女儿的畸形之恋就更加让人难以接受了。
但是由于内心欲望的驱使,亨伯特还是对洛丽塔伸出了魔爪。亨伯特说道:“尽管我们发生口角,尽管她性情乖戾,尽管她大惊小怪,老是做出一脸怪相,尽管一切都粗俗下流,充满危险,根本没有希望,但我还是深深地藏在我选定的天堂中——一座充满了地狱之火的颜色的天堂——但那仍是以一座天堂。”亨伯特成为了洛丽塔的继父后,便借此关系与洛丽塔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洛丽塔亲切地依偎在亨伯特的怀里说着话,那让亨伯特感到无比的愉悦和满足,仿佛第一次接触到天堂。
后来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去世了,夏洛特从亨伯特的日记里面发现了亨伯特是为了接近自己的女儿才和自己结婚的事实之后情绪崩溃,为此连写三封信,在寄信的途中被车辆撞死。亨伯特在此后驱车前往洛丽塔寄宿的夏令营借洛丽塔的母亲生病的理由从夏令营中将洛丽塔接出来。在看见洛丽塔的那刻,亨伯特瞬间忘记了自己妻子过失的难过之情,取而代之的是亨伯特对能够和洛丽塔过二人世界的欣喜愉悦之情。亨伯特在此又在内心强大的欲望的驱使下,即便他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是违背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但是在单纯的“本我”的支配下,他在酒店中对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试图让洛丽塔被迷睡后对其行使强奸猥亵的举动。但是药并没有对洛丽塔产生预想的效果,反而在洛丽塔刻意地勾引下,亨伯特与洛丽塔发生了性关系。在此刻亨伯特的“本我”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发泄,并且欲望促使他希望能够更为长久的维持与洛丽塔的这种不伦肉欲关系。于是亨伯特将洛丽塔的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告诉了洛丽塔,并且耗尽心思获得洛丽塔的抚养权,希望洛丽塔能够迫于生活依赖自己而维持这段不伦的恋爱关系。可以说,在亨伯特与萝莉特一起驱车周游美国的这段时间内,亨伯特的“本我”已经完全压制了“自我”与“超我”,对洛丽塔的欲望充斥了亨伯特的内心。亨伯特为洛丽塔买了各种女孩子喜欢的东西以笼络洛丽塔,企图将洛丽塔牢牢捆绑在自己的身边。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亨伯特对洛丽塔的迷恋与追逐,其实就是对“本我”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亨伯特的“本我”代表着一种欲望,欲望湮灭了亨伯特的理智,致使亨伯特完全遵循内心而无所顾忌。所以当亨伯特得知是奎尔拐走了洛丽塔,并且奎尔迫使洛丽塔与其他男人拍摄色情影片,这让亨伯特十分愤怒——自己所迷恋的洛丽塔受到了屈辱和欺骗。于是亨伯特在“本我”的驱使下跟踪并枪杀了奎尔,即便是奎尔多次用法律威胁他,亨伯特还是选择开枪射杀了奎尔。
所以,总而言之,亨伯特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本我”太过于强大。“本我”的需求完全压制了“自我”与“超我”,导致亨伯特只遵循内心的欲望,致使其与洛丽塔产生了一段畸形之恋,并且又直接地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悲剧。
二、对亨伯特“自我”人格的探析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我”主要是在“本我”与“超我”只见起着维系平衡、调节的作用,它是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来实现“本我”的原始冲动。
亨伯特在少年时期,母亲的去世与父亲的放养让他的少年时代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孤独感,就在这种时候,邻家的性感少女安娜贝尔走进了亨伯特的内心世界。然而让亨伯特难以面对的是他的初恋安娜贝尔的逝世,由此亨伯特的性格再次受到了压抑,在压抑中质变成扭曲,即亨伯特的恋童癖。亨伯特无比迷恋九到十四岁的性感少女,对这些少女有着原始的性冲动,亨伯特一遇见这些少女就忍不住情绪激动,心灵震动。但是在遇见洛丽塔之前,亨伯特一直在压抑着内心的欲望,在道德和良心的约束下抑制着“本我”的需求。最多就是产生一些臆想,除了与巴黎的一位性感少女模样的妓女有一次性活动之外,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位妓女并不算得上是一个性感少女,于是很快就逃离了。所以说,在遇见洛丽塔之前,亨伯特一直遵循着“现实原则”,他内心中依然牢记着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之间一直处在一种协调与冲突的矛盾运动之中。
但是这一切就在遇见洛丽塔之后崩坏了,在遇见洛丽塔的那一刻,亨伯特“本我”一瞬间就强大了起来,但是“自我”依然在坚强地束缚着“本我”的需求。他的“自我”的需求就像蓄势待发的火山一样,即将喷薄而出。洛丽塔似乎与其他的性感少女存在着某种不同,吸引着亨伯特的“本我”。但是最初亨伯特依然还存在着对“自我”受到压迫的不安,他只是写日记来记录对洛丽塔的点点滴滴和感受。“自我”作为调节剂,在艰难地维持着“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只有到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去世之后,亨伯特的火山才真正的喷薄而出,“本我”的需求才完全摆脱了“自我”的束缚。
三、对亨伯特“超我”人格的探析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它从社会道德规范一面要求一个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按照亨伯特的自白所叙述的,可见亨伯特在遇见洛丽塔之前的时光中,亨伯特一直尽可能地压抑自己的欲望,以社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亨伯特按照平常人的生活方式来尽可能地要求自己,他为此娶了一位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并不爱的女人,甚至为了改变自己的畸形的恋爱观选择去疗养院调养。但是当亨伯特在遇见洛丽塔之后,亨伯特的“超我”的规范在一瞬间就崩析瓦解了,疯狂地迷恋上洛丽塔并为此付出实际的行动。尤其是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之后,亨伯特的“超我”在他的身上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也许“超我”在普遍上存在着侵略性,但是当一个人的“本我”压制住“自我”,那么社会的道德规范很快就难以抑制住一个人的欲望。
在小说的结尾,亨伯特身怀对洛丽塔的愧疚感而选择枪杀了洛丽塔的丈夫奎尔,可见在此时虽然亨伯特的“本我”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超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反弹,这点亨伯特心中的愧疚感已经证实了。尤其是在监狱中,亨伯特在内心中不断地忏悔,因为他深深意识到自己已经摧毁了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生命。这时,他的“超我”已经完全回归,在与“本我”和“自我”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亨伯特在临死之前依然不能忘记洛丽塔:“务必忠实于你的狄克,不要让别的家伙碰你,不要跟陌生人谈话,我希望你会爱你的孩子。我希望他是个男孩。我希望你的那个丈夫能永远待你好,否则,我的鬼魂就会去找他算账,会像黑烟,会像一个疯狂的巨人,把他撕成碎片。”可见,此时亨伯特已经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位置,既是一名宠爱女儿的父亲,也是一名亲密爱人的男人,对洛丽塔不再是单纯地“本我”意义上的欲望与迷恋。亨伯特的良心回归,自我理想成为了一种现实,“超我”的作用发挥了出来。
评论家阿尔弗雷德·埃佩尔指出:“《洛丽塔》故事的简洁……欺骗、神迷及变异主题均类似于童话故事;其地点、母题的重现及主要人物的出场亦令人回想起那些原型童话故事的设计。”而亨伯特似乎也正如一位童话故事的人物一样,既简单又复杂。如果你仅仅认为他是简单的,正如纳博科夫口中的那个拒绝出版的Y出版社所说的:“书中竟没有好人”,这样说来亨伯特也是实实在在的坏人,洛丽塔在最后也跟亨伯特说:“他伤了我的心,你却毁了我的人生。”但是这只是展现在暴露在光明的亨伯特的黑暗的一面。隐藏在阴影的一角是亨伯特却恰恰是亨伯特另一面的光明,监狱中的亨伯特让我们看见了他单纯而善良的一面。而悲剧产生的缘由也正是亨伯特人格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江金波.“本我”的悲剧--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看《洛丽塔》中的亨伯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9):121-123.
[2]王芳.谁是真正的绅士——解读《洛丽塔》中亨伯特性格的自我分裂[J].菏泽学院学报,2017,39(1):66-69.
[3]陈琳.解析《洛丽塔》中的悲剧人物及其成因[D].东北林业大学,2011.
[4]姚忠良.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洛丽塔》中主要人物的悲剧根源[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李昕馨.“不伦之恋”抑或走在道德之上--《洛丽塔》中男主人公亨伯特的形象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9):63-64.
[6]黄铁池.“玻璃彩球中的蝶线”——纳博科夫及其《洛丽塔》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2):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