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蛙》读后感

作者:孔繁健
主要内容

我读完《蛙》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篇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作家是大名鼎鼎的莫言。

小说的地点在山东省高东乡,莫言许多小说贯用的场景。“姑姑”是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老医生,她一生多舛的命运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老父亲在平谷游荡,男友逃到台湾惹上了骂名,她曾是计划生育国策的支持和执行人,到老年时面对“我”的超生,却睁只眼闭只眼,只字不提。

小说不仅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还塑造了“姑姑”同事,小狮子年轻曾是计划生育的支持者与执行者,嫁给剧作家“我”以后,深受着头头上无孩的悲催,巨大的思想压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代孕服务”,成功森之子。形势的巨大变革下,小狮子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者摇身一变为,“违抗者”,其中经历了内部与外部的莫大压力,王仁美和王胆是“计划生育”政策盲目,执行下的牺牲品,可称为是“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牺牲品。书信体的叙事方式给小说的表达赋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利于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莫言在小说中暗示了其标题:以“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

莫言在小说中用几近残酷的笔触描写了王仁美和王胆之死,给青年的“姑姑”塑造果断麻利、铁面无私,的形象。同时试图解释人性在政治压力下,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轻时的豪言与年老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对比,在变化中诠释了生命的懦弱与坚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性的诸多因素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小说的结构独具一格,由四封长信和一场九幕话剧组成。四封长信分别是,代表四个时代,每一封信是一个,时代的隔离带。“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莫言其他小说,《蛙》中对人性的剖析与批判,更为的深刻,对社会的剖析,一针见血。贯读小说,莫言的小说《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可以感受到作家始终在家乡的故事,却走出故事的原本的目标,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写“人”的话,这应该是许多小说作家应追求的目标。同时试图解释人性在政治压力下,扭曲的一面。在写家乡的故事的同时,仍然表达出了人之美。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