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完《活着》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也只能用眼泪来表达我对福贵同情,以及对命运的感慨。读到最后,我打心中钦佩于福贵对待生命的态度。不看过福贵的心酸过程,就不会懂他到底经历过了什么。
读到《活着》的高潮时我为每一个淳朴、善良生命的不应该地离去感到不自然与痛惜。我记得有个情节就是,有庆热心地献血时,他却被无情地抽死,这是真么一种痛恨医疗机构。还有就是苦命的凤霞,刚刚在为她得嫁一个真心的人欣慰、舒心之际,却又极不情愿地看着她为新生儿的降生而离去。人见人爱的家珍,每次遇到困难都怀着那最柔软的心,为家人们无私地付出,但最后呢?实是被累得死去。最令我痛惜的是其间成为徐家女婿的二喜,他是一个偏头男人,都是和历经磨难的人,也一样逃不出命运的既定。读到最后,我打心中钦佩于福贵对待生命的态度。不看过福贵的心酸过程,就不会懂他到底经历过了什么。
《活着》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鲜活地存在,他们不过就是想简简单单地活下去,其实他们早就了解了人生基本而又深刻的哲学。勤劳能干,活下去的信念坚强地支撑着他们。即便贫穷,即便病痛,他们也从未有过放弃生命的念头。
看了《活着》之后,就等于经历了好几场人生的悲欢离合。每一场悲欢离合,都是常人难以接受的。亲身经历的痛苦,无疑是最折磨人心的。但是,跨越了,也就解脱了。而最虐人的,其实是驻足在旁边的旁观者的痛苦。没错,说的就是福生,甚至没办法想象他最后怎么还能和他那命名为“福生”的老牛谈起有庆、二喜、家珍、凤霞以及苦根。“玩笑”,在我看来,是一次再一次揭开那让人血流不止的疤痕。但是,他的确这么做了,而且笑声实在爽朗。以以往的苦痛与现在简单的豁达相对比,看看每一个真实却又已去的人。或许,这就是《活着》的所表达的寓意所在。
《活着》主题呢,其实不是要我们体味到人间的悲苦,而是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活着”的希望。如何活着便就成就了一切,着实需要勇气和毅力,需要懂得节哀顺变,继续下去。人生,不是一场童话,它现实地让我们经历种种的喜怒哀乐,甚至于可能只有哀悼和悲痛。只要活着!活着!我们就应该睁开眼睛去迎接希望。活着,我们就应呼吸空气中那充满朝气的氧气。活着,就不应该放弃自己。活着,就不应该丢弃最基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