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宗教外衣下的革命史诗

作者:刘妙锦
主要内容     

宗教外衣下的革命史诗

-----读《失乐园》有感

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对它最多的了解就仅限于它的故事取材于《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受上帝惩罚而被逐出乐园的基本情节了。其他的并无深切透彻的了解。而当慢慢开始走近弥尔顿走近他的《失乐园》,才深感这本书的伟大。虽然有人说即便是中国读者真正读过这本书的人也不多,但是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乃由于其自身的价值,必定会超越一时的潮流和风气长存。

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上理性主义的兴起和科学思想的发端,刺激了当时的作家和思想家去深入考虑如何调和基督教信仰和新的科学理性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十七世纪的作家和诗人既有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思想传统,又往往虔信基督教,希望调和宗教与理性。弥尔顿的作品得到了最突出的表现。

初读这本书,会惊叹于他笔下每一个鲜活的人物,不管是不满权力被夺引发战争后堕入地狱后报复去引诱人类始祖偷食禁果的撒旦,是最初不识不知、天真无邪后受引诱食禁果对自己行为忏悔的人类始祖,还是既公正理性又专横霸道的上帝……他们或善或恶,或卑微或崇高,但他们都是用自己最真挚的一颗心,去对抗这个混沌的世界。

而细读下去,却发现整本书的人物都是矛盾的,都是具有双重性的。犯罪前的亚当夏娃是不识不知、天真无邪的,亚当像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那样健美,夏娃像女神阿芙洛狄蒂般娇秀。但在两人犯罪后,他们知道了羞耻,知道了人生的苦恼,产生了种种哲学思想。最后被逐出伊甸园,被迫要从原始社会采野果过活的自然生活,进入到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的历史过程。他们必须依靠知识和劳动养活自己和积累财富。在这里对于亚当夏娃就有两种不一样的观点,其一是认为是人类始祖自身抵制不了诱惑的性格的软弱性导致了后来被逐出乐园的结果,但他们最后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忏悔并且谦卑,最后又会重新拾回乐园;其二是人类始祖虽然失去了无忧无虑的乐园,但却赢得了自身的自由,获得了自己依靠知识和劳动来养活自己积累财富的自由,他们虽失掉了“乐园”,却拥有另一个“乐园”。

而撒旦最初是以一个高大的革命者的风度出现的,他有勇有谋,又有着不屈不挠的毅力。虽被打入地狱,却桀骜不驯,他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失败,不气馁。但到后来他的形象越来越矮小,甚至走向毁灭的结局。因为他追求自由敢于反抗,但他的自由却是为了自身权利和欲望的实现,越到后期这种贪婪便愈加明显,但他仍不自省,终究走向毁灭的道路。而整本书的两条主线都是围绕着撒旦的失和人类始祖的失而来的。两人本质的区别则是人类始祖在自己犯错之后能够有谦卑和顺从的美德,他们拥有理性控制的能力,最后通过劳作赎回自己的乐园,而撒旦却在权力欲望的加持下,愈加变本加厉,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加收敛,最后导致毁灭。

在弥尔顿看来,神话、传说还是历史都表现的时代的精神。撒旦和人类始祖的失乐园,都是人间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严峻时代的反映。撒旦失去天之乐园,表示宇宙间本身就有正反相对、矛盾的两种势力存在,人类历史上也反复出现变革斗争的流血事件。而《失乐园》的创作正是在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完成的,而一方面人类始祖抵制不了诱惑暗讽了因王朝复辟而倒戈的“战友”,而后来人类始祖忏悔认错,拥有谦卑顺从的美德,靠自己劳动来回归乐园,也暗示着革命事业终将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革命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未来是明亮的。

就如同大天使迈克尔对亚当所说的:

只再加上与你的知识相应的行动,加上信仰、

德行、耐心、节制,加上爱,

那后来被称为“仁爱”的,那是其他一切

的灵魂:那么你就不会悔恨

离开这个乐园,却会在你自身

拥有一个内在的乐园,远更美好。

在弥尔顿看来,谦卑、顺从是基督徒的美德,而他对于人类未来抱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也坚持不懈。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