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乡村一种以“己”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外逐层扩散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是基于中国乡村特有的血缘地缘关系,自我主义的伦理价值观,传统儒家的礼治秩序以及长老统治的政治基础的。与西方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在道德,文化和价值基础上均有一定的差别。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乡土社会的演变,差序格局在当代的中国也有了新的变化。它既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力,却也会在有些情况下阻碍社会的发展。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第四章介绍的重要概念,他在书中用一个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1)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在这种格局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而这个社会有无数的圈子,圈子与圈子相互交织。由于不同人所占据的位置也就不同,形态多样的人际关系也就此形成了。
本章的开篇就表明了费孝通先生写此概念的目的,他指出,中国乡村“私”的问题普遍而突出,而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现象,是和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的格局有关。传统的中国乡村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社会,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礼治伦理为准则的熟人社会。因此它的产生是需要特殊的环境孕育的,一旦社会背景发生变化,这种格局也会相应地做出调整。
同差序格局不同,西方社会则是“团体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个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个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拆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2)在这种格局中,强调的不再是以己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由于团体与个人的界限分明,又加之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团体格局”中人们不再强调高低贵贱,而是注重人人平等;不再总以人情论事,随不同情形不断变化自己的准则,而是更加尊重规范与权利,更加崇尚理性。
总体而言,中国乡村社会的差序格局现象大致包含以下几个要点:关系网络靠地缘和血缘维系;人际交往看重人情法则,遵循礼尚往来;社交互动强调家庭为先,尊重长老与权威;崇尚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讲求高低贵贱,远近亲疏。
本章提出的这一概念,在整个《乡土中国》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的背后不仅蕴含了所有中国乡村的特征,还将个人、群体和社会相连接,较为详细地表现了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有趣的是,这个概念不仅仅只存在在传统的中国乡村中,它的很多特点似乎随着时间演变成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习惯和规则。“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收缩”;“一切普通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什么标准来。”(3)费孝通先生的这些描述在当今的社会各界也有相当的体现。
因此,探讨和研究“差序格局”,不仅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了解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行为,我们也可以借助它,去体验儒家思想的精髓,去解释当前的环境中,人们不同于西方的习惯表现。
费孝通先生通过“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精要地概述了乡土中国的一大重要特征。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会感觉到,这个概念中的很多思想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需要。中国现在其实正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从礼治到法治,从自我到个人,从熟悉到陌生,从感情到规则,这些都是一个逐步改变逐步建设的过程。当然,“差序格局”也不会消失,它会作为中国社会一个独特而鲜明的点,贯穿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潘建雷.2010.《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一期
【2】夏玉珍.2011.《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探讨》.思想文化
【3】杨玉宏.2013.《“差序格局”思想的现代诠释》.《学术界》第177期
【4】叶中华、魏玉君《再看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公共管理评论2016年第一期
(1)(2)(3)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