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对比
《罗密欧与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
众所周知,《罗密欧与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中西方著名的爱情悲剧,同时这两部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一部出自于伟大的戏曲家莎士比亚,但另一部却来自于民间传说,这两部巨作同又不同,他们同时反映了中西方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他们相似的结局让人不由得感慨历史的相似;但他们不同的来路,在当时受到的不同待遇,甚至是不同的人物设定都让这两部巨作充满了可比性。以我浅薄的认知来谈谈关于这两部巨作的比较。
首先值得一提的自然是出现的不同历史背景。首先莎士比亚在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欧洲正从恐怖的中世纪缓冲过来,进入了一场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在这期间,欧洲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主张肯定现实生活,认为现实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幸福和个人自由。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主要就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在剧中男女主人公所在的家族时代为仇,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注定不能成为恋人,于是他们双双自杀来反抗这不公。但是对于《梁祝》出现的时期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大概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因此“梁祝”的故事也有很多的版本,例如:封丘版本,汝南版本,还有上虞版本…….版本不一出现的时期也就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应该是稳定的,在剧中祝英台因想要上学故女扮男装去学院与梁山伯相识,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再有在10多个版本中也没有提到过战火,暴君等,也进一步说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稳定的。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生活在封建的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是当时婚姻的主流,这样自由恋爱,两情相悦的爱情是注定没有结果的。于是梁山伯相思而死,祝英台殉情而死。
再有是两部剧作中反映的对自由的追求。《罗密欧与茱丽叶》与《梁祝》都反映了在这种传统封建下,为自己的爱情与幸福不惜付出生命的自由追求。罗密欧与茱丽叶他们不满为什么家族世代的仇恨却让他们这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来承担后果,朱丽叶说:“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他们为了爱情宁愿抛弃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族。在这出戏中,以两个势不两立的家族为代表的旧世界和以罗密欧与茱丽叶为代表的新型世界两者之间的斗争。罗密欧、茱丽叶、茂丘西奥以及别的形象上,这些人物是按照人道主义的爱情道德与友情道德来生活的,他们为了人的尊严、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和爱情的忠贞纯洁。不受一切限制,冲破一切偏见,即便两家的世代仇恨那么的深厚,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家族权威和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他们也敢于去斗争去反抗、去不顾一切的追求自己的幸福自由。这种斗争、反抗精神是对人文主义精神最好的诠释。而梁祝的传说是来自于民间,所以更多的是代表普通大众的心声与诉求。当然梁祝也被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梁祝的故事中,女主角祝英台不满只有男子可以读书识字而女子不能,所以男扮女装去私塾读书,并因此结识了男主角梁山伯。在这段感情中,很明显英台是主动的那一方,主动向山伯示爱,这其实是与中国古代的女子形象是不符合的,但也正是因此,才反映出来中国古代女子对大胆追求真爱,希望得到美好个人情感的渴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梁祝》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封建帝国,在长达两千年的专制统治下,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于这样的统治除了服从别无他法。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拥有自由的是统治阶层。他们的一声令下可能就是举国上下的改变。自由,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来说只能来自于空想来自于将这种空想写入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注定是久传不息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这里找到对自由的满足,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当然作为悲剧,两者的结局太相似了。之所以叫做悲剧,因为男女主角在故事中都没有排除千难万阻在一起,而是以双双死亡作为故事的结尾。这样的结局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果,罗密欧与茱丽叶不可能让两个家族因他们放弃世世代代的仇恨从而握手言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也不可能打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从而自由恋爱。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向那个旧世界的低头认输。《罗密欧与茱丽叶》中,虽然最后他们已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但他们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他们的死亡换来了两个家族的言归于好,这样的结局才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愿意看到的,假如说在以后这两个家族再一次出现了像罗密欧与茱丽叶这样一对有情人,那么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罗密欧与茱丽叶以生命为代价斗争来的自由幸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的东西,在死后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体现了爱情的伟大,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化蝶”这样的结局才是当时人们最愿意看到的结局。这样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的力量一直鼓舞着人们向恶势力作斗争。我们感慨这样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没有完美的结局,但是百分百的美不是完美,我想如果两者都是以幸福美满结局,这两个故事也许就不会这样广为流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了。悲剧的美在于这样的悲伤,这样让人惋惜。
最后说一下两者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罗密欧与茱丽叶》是人文主义的诠释这是毋庸置疑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在以两位主人公为代表的新世界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文艺复新时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抨击了封建传统束缚人们追求自己幸福自由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刺向封建思想的一把利剑。《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中国传统包办婚姻进行了抨击,梁祝的爱情悲剧,使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包办婚姻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美丽的爱情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对婚姻的自由追求是中国人至今都在进行的追求。
总的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中外爱情故事悲剧,其实到这里我不太喜欢再把他们叫做悲剧了,他们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幸福而已。这两者可比较的地方太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都是历史上某一时期为反抗封建的思想势力而出现的。他们都是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他们都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