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莉与猴神大叔》影评
我始终相信
这个世界是善良和美好的
“如果今天走丢的是你的女儿,你也会如此的冷漠和事不关己吗?”
这个故事可以说参杂了太多太多因素,国家冲突,宗教冲突,媒体真正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人性的冲突。看完这个故事,更多想的是那句话:如果我们两国多一些像你这样的人就好了。
故事开始背景在巴基斯坦与印度两个国家的冲突下,一位巴基斯坦的母亲带着她从小就不会说话的女儿去印度的神教去祈祷,希望可以让他的女儿开口说话。但是在回巴基斯坦的路上,小女孩与妈妈阴差阳错的走散了,小女孩留在了印度,要知道在当时的那个背景下,小女孩的出境我们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不会说话的巴基斯坦的女孩独自一人留在了印度,她的未来会怎样,他可能这辈子就是在印度的孤儿院度过,然后一辈子都不太可能再见到自己的家人。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善良的人。这个女孩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印度人帕万,当地人也叫他猴神。就这样,善良的帕万将她带到了他未来的岳父家中,然后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将小女孩送回家。
我觉得这部剧的高潮就在帕万送小女孩的千辛万苦中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宗教国家人性的交织特别的明显。两个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吃肉的小女孩不再被因宗教信仰全家人只能吃素的未来的岳父所待见,强烈要求送走她,无奈的帕万送小女孩来到了大使馆,大使馆却发生了暴动,导致封馆一个月。无奈之下,帕万找到了一个中介可以无签证送小女孩回巴基斯坦,为了送她回家,帕万把用来准备买房子的钱用来支付送小女孩回家的费用(他的岳父说如果他想要与自己的女儿结婚,就必须要在六个月里靠自己的能力买房子),但是,这个中介是多么的坏啊,他竟然将小女孩送去了妓院,准备大赚一笔。帕万追了过去,他看到了这一切,他通红的双眼,紧握的双手,无一不在表露的他的愤怒。所以这样,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必须自己送小女孩回家。于是他背起行囊,冒着没有签证只能越境的危险,靠着他的神给他的信仰,他踏上了他的征途。在越境的过程中,他被打;到了巴基斯坦,被当作间谍被警察逮捕;在逃跑的过程中,他不得已背叛了他的宗教进了清真寺;被抓后,他被鞭打被迫承认他是间谍。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他在神面前许下的陈诺,他要亲自送小女孩回家。
其实看多了网络上报道的抢劫,杀人,拐卖,绑架,强奸,我们不得不对这个社会产生很多质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越来越淡了,我们习惯性对这个社会对陌生人产生戒备,信任某个人不再仅仅是靠外表。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陌生人却有着家人般的温暖,他们素不相识,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相遇,说是幸运也好,缘分也好,我们总希望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说到这里不禁想起当初来学校报道的时候,刚下车站,就被一个不认识的大叔追着问去哪里去哪里,被他欺骗把我甩在半路上,说起来现在想起那个大叔我就一阵恶心。人心是这样,在这厚厚的皮囊下,究竟藏着一颗怎样心,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身在异国他乡的小女孩没有其他的选择,她只能选择相信这个她一眼就看到并且还给她买吃的把她带回家的的陌生人。所以庆幸还好,帕万是善良的人。
写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之所以想要写这篇影评,是被深深的感动到了在看的时候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其实我的成长环境不算缺爱,但是和父母也是聚少离多,现在又是自己一个人在他乡求学,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脆弱的,所以看到这里感同身受。还是那句话我是始终相信这个世界终究是善良美好的,尽管在网络上报道了很多关于这个社会上的危险,但是我相信没有被媒体报道出来的善良美好的事情会更多,这个世界需要传播善良与美好,这是人本性之真。说到这里插一句,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当一个记者要求将帕万与小女孩的故事通过媒体报告出来,但是遭到了上司的拒绝,原话是这样:比起故事的真实性来说,观众更愿意看到的是有噱头的;所以他们更愿意报道帕万是作为一个间谍而不是一个英雄。可能我自己的专业与传媒相关,所以我对于这一块有点敏感,可能这就是所有媒体的通病,为了所谓的想看的,而放弃事实的真相,这样的媒体应该也不能称之为媒体吧!真实是媒体的基础,没有真实也就没有新闻。
所以希望在对这个社会有戒备的同时也要敞开心扉去看看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是温暖的,不是我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