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乡土中国》——为何没能创生出民主制度

作者:杨宇
主要内容     

读《乡土中国》——为何没能创生出民主制度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的十四篇文章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传统道德、宗法家族、性别差异、乡法规范、亲缘关系、地缘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思考,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指出了乡间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的存在,在短短的篇幅中基本上涵盖了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一个宏观角度清晰地勾勒出了乡土中国的面貌。这本书描述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在这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为什么中国没能创生出民主制度呢?

在国家结构上,中国是单一制的统一国家,中央政府下各省的所有权力都由中央政府授予。从地理状况分析,中国被各种地形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样的地理特征一方面促使中国创造力独步天下的辉煌的农业文明,另一方面也延长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时间,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固步自封、等级森严的社会和民族特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教授也写到传统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属于乡土社会,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很早就看到了土地的价值。他们以土地为生,并依靠土地完成各种社会行为。农耕社会的单薄脆弱,使其只有倾全国之力才足以抗衡外患。为了推动战争,中央政府也就必须得有最大而完全的权力。从民情上看,费孝通在论述乡土中国时曾指出其“差序格局”,他认为,西方社会中的个人是独立的个人,不依附于宗族,且经历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的熏陶,这使得他们有实行民主制的意识;而乡土中国的结构可看做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这就构成了中国的人情社会,由点及面,一个人与一大堆人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不似西方国家的民主意识,如个人独立自由等思想。从治国来看,就传统中国而言,费孝通教授认为存在一种“礼治”,尤其是在乡土社会中。它以传统道德为基础,由宗法家族来执行,通过道德与乡规两种力量规范乡村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稳态结构的效果。而西方国家,则是一开始就提倡法制,要建立一个好政府、好国家,首先是制定一部好宪法。这就是传统乡土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治理国家上的差别。因此,分别从地理状况,民情和治国上的差异导致了乡土中国没能创生出民主制度。

传统乡土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为了夺得天下大权,那时候的思想家们百家争鸣,提出了法家、儒家、道家等思想,其实这是民主意识发展的最好时期,然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皇帝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为了统治民众,只有一种思想可以为这个高度集权的政府服务,秦始皇焚书坑儒,推崇法家学说,而到了汉代,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稳固统治,寻找到了最能够支撑起统治的儒家学说,于是儒家学说开启了对中国长达两千年的思想垄断,导致人们思想僵化,从此,中国失去了产生民主意识的机会。传统中国一直都处于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下,思想僵化,人民没有反抗意识,即使近代中国也爆发了几场资产阶级革命,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乡土意识。

从阅读《乡土中国》后可以发现,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的权利使得中国的文明在绝大多数时期领先于西方国家,而中国文明落后于西方文明的深层次原因又恰好是中央政府过于集权。因此可以认为传统乡土中国的中央集权是导致中国没能创生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