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见真挚
——袁蜀华,袁四姑姑的生活态度
前言
今天我去采访的这位是我妈妈挚友的亲戚。因为妈妈的挚友是这位袁四姑姑的弟媳妇,袁家共有五姊妹,作为后辈我就顺势也叫她“袁四姑姑”了。
多亏妈妈挚友的帮助,我才能加了袁四姑姑的微信然后大致知道一些她的情况。在微信上我和袁四姑姑进行了简短的一些交流。我有些奇怪的是,这位姑姑似乎对自己的经历并不求于袒露,对于采访的热情也并不是很高。作为我的第一次采访我就更有些担忧,但是也更有让我采访的欲望了,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讯息。
我们约在第二日上午十点,因为姑姑中午还有事不能采访过久,所以我们约定采访一小时左右。
第二日我提前了二十分钟到达,为了留下好印象,我提前买了咖啡并大致重温了一些询问思路作最后的准备。袁四姑姑很准时的出现在店里,我们俩一下就认出了对方,虽然从来没有见过。
于是,我不成熟的第一次采访就开始了。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谈她的工作和兴趣爱好,而工作中她主要回忆了当初她,包括我妈妈在内那一批在成都饭店工作的时光。在成都饭店工作时,每一年她都会被选为部门的优秀员工,并且在一九八七年被评为“四联”全优服务明星,还收到受到过成都晚报的采访。在和她交流的时候,我完全就像在看成都老电影一般,回味着前辈们的那段青涩。但是,与青涩更不同的是,我看到了他们那代人工作的踏实和对生活的认真,不似当下,浮躁之气哪里可见前辈们的努力和真挚呢。
“都是平凡人,哪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事呢?”这是姑姑在第一次我们交流时微信里说的一句话。当初我在看这句话时是担忧的,但采访结束后再一看,即使是平凡的事,也能让我从中看出那一代人的精神,他们工作时绝不偷拿公家的一针一线,他们对再细小的琐事也能踏踏实实地去完成,他们对感情的执着与负责,他们明白心里自己想要什么。如今的她回忆起自己当时在饭店大厅工作时还有些幽默地后悔起来,“当初饭店大厅提供的点心自己怎么没去尝一口呢?就只是一心想着做好工作。”
之后,我们意外发现两人都有相同的爱好,运动和音乐。更让我有些惊讶地是她在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没多久就坚持去健身房,体态维持的一直很好,此外对英语和毛笔也有很大的兴趣。
通过这次更像聊天一样的采访我深刻体会到那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如今回想起来,她说问心无愧,对生活时刻抱有真挚的心总是没错的。
正文
我从小就是那种打抱不平的孩子,心里一直都很善良。,小时候上学,学费是三块钱,但是有家里困难的孩子交不起学费,我都会想怎么就不能免掉他的呢?十多岁的时候我去帮家里买菜,看见从田地里来卖菜的农民我就一心想把他的菜买光,然后他就可以早早回家,但是菜哪里是能买完的呢?
我们家一共有五姊妹,我排行第四。那个时候家里都是管的很严的,并且我们家有很重要的一个规矩是关于吃饭的,吃饭不能说话,不能过大声音,也不能外出吃。就是这样的一个细节吧,可能使我之后都会很注意细小的地方。
在十八岁的时候我就谈恋爱了,或许算不算早恋呢哈哈。那是初恋也是一直我的丈夫。那个时候就很单纯呀,不像现在想那么多,在热恋的时候就很浪漫所以一直也很满足很快乐。虽然时间一长两人会有矛盾,但是两个人都是善良踏实的人,所以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分离。
大概也是在十八岁,我没考上大学,那时候不兴上大学的,考上的人少之又少,但我还是决定复读一年结果还是不行,所以也就投身社会了。所以,我记得很清楚,一九八三年我就开始在成都饭店工作,一直到一九九七年成都饭店改制,被迫下岗。
在成都饭店之前我还在上海,但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做过临时工,之后在五冶公司上班过一段时间。也许是这两家有什么合作吧,成都饭店就在上海招人。那时候成都的锦江宾馆和岷江饭店是出名的,但少了那种代表性的高级酒店,所以我也很有兴趣就参加了。没想到面试要考试的,是和礼仪有关,还有让我们念报纸,我的普通话是很标准的,体态也是端正,所以就成功选入,兜兜转转回到了成都。
刚到成都饭店,也是从最基础开始做,做了有几年吧就升为管理前厅客房了。我觉得还是要坚持,现在年轻人工作跳槽的太频繁,总是心不定下来,或许再坚持一会儿你就出头了呢。
说起管理前厅客房我就真的还挺骄傲的,因为我管理的真的很顺,比如成都不是有糖酒会吗,那个时候所有的酒店都是安排很紧张的,但是我就可以安排的很顺利,我自身也是很有成就感的,甚至到了糖酒会会希望安排到我。因为这是和我平时的积累的人脉有关系的,有些安排房间的人和做卫生的人没协调好,或者平时不多交流,所以在排房时就会出岔子,但我因为一直都有跟各部门的人聊过,所以大家的工作我也都有大概了解。我觉得工作的时候还是要有全局观念,特别是有和其他部门沟通的工作,不能一直只顾自己,多去和人沟通总是好的。但这决不是什么收买人心,而是靠自己的工作能力。
成都饭店刚开始主要是搞对外接待的,迎接一些外宾,在7楼以上都是外宾区,所以你总是要会一些外语的,有时候是情势强迫你要去学习一些东西,所以我那个时候是会一些外语的。
那个时候的成都饭店是多么风光啊,说起在成都饭店上班都是优越的、骄傲的。在那座漂亮的高大建筑里,有外域来的面孔,有高级的红酒,有你从没见过的点心,我那个时候对这些都是好奇又尊重的。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也没想过可以尝尝甜头,试试新奇。不像现在,你如果在酒店工作,酒店里有游泳池你是可以去享受的,那个时候好像大家都挺傻的,就没有那种想法过。
说起学习外语,我到现在都还想重新开始学习呢。我觉得学习语言是很不错的,人总是要对学习抱有热情。像我有认识的一位已经65岁了才开始学习书法,但是他现在的书法都是相当不错的。所以最近我对英语重燃学习的欲望,前几天写了一篇短文,那么多年不写,但发觉自己写的还不错的。
当初在成都饭店旁边开了一家健身房,那是算第一批健身房吧,所以一到中午或下班你就可以见到很多饭店的人在里面,也包括我啦,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新奇,不过过了一两个月就没见几个人了,但是我一直坚持,就在健身房里坚持了11年,都是最近几年改为户外运动为主了。所以啊,说起来我应该那时候的健康观念还是很先进吧,这么多年也不落下一顿早饭,网上不是说“吃的早饭像皇帝,中午像平民,晚饭像乞丐”?
我觉得我对学习确实抱有热情,因为我几乎见证了成都饭店的兴衰,在一九九二年饭店老总去世,一九九七年,饭店改制,我就下岗了,但在九五年的时候,我曾在党校学习经济管理,拿到了会计证,好巧不巧,下岗后就会计证就派上用场。所以多学点东西对自己是真的有用。然后到了两千年我就在另一家酒店管理财务。
但是如今啊,成都饭店已经被夷为平地了,你看原来的那块地,早就物是人非了。不过那十多年的工作确实带给了我很多。那个时候的大家就是有一种氛围,大家对工作都是饱含热情,一到工作时就有工作该有的状态,而且有一个切记就是:不要把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进工作。此外,不给他人不愉快,礼貌对人真的很重要。
或许是在成都饭店工作了很久,那个时候的经历对我后期影响真的很大。比如说学习外语吧,我就一直对英语念念不忘,对健身吧,我对运动也一直保持初中的热情,游泳和乒乓球是我的热爱,走路也是经常性的。所以我觉得人前期的经历真的对以后都会产生蝴蝶效应一样的影响,有些习惯年轻的时候就定下了。
我现在回想起之前的那么多事,虽然不是什么大风大浪,但确实是问心无愧啊,因为你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只要你对生活的态度是认真的,那么这一路下来你都会是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