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仰望世界——鲁迅笔下的哲思

主要内容

历史造就人类,人类成就历史。

在每一个时代,总有人反复地反思着。翻开鲁迅的《野草集》,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卡夫卡的名言“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那么,鲁迅应当就是在这一列人之中的一员,而且应当是其中的佼佼者。

黑暗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拥有的光明皆来自前人的努力抗争。在鲁迅笔下,最让人心碎的故事,是《颓败线的颤动》里的老女人的命运:“山穷水尽时出卖皮囊艰难前行,老来无力时交付尸骨于天地”。鲁迅笔下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人生的哲思,以此故事的特殊性出发,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爱人者和爱己者。老母亲作为爱人者的代表,把对幸福的期待寄托到女儿的幸福之中;而作为爱己者的女儿并不为母亲的牺牲而动容,这时,母亲的处境便是那么地孤独和卑微。人生的意义,恍然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我想,老母亲选择在深夜,一个人一直走到无边的荒野,赤身裸体,屹立如石像,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追问,同时,也是对自己最后的自怜,和对女儿的惩罚。这是一个母亲,这是一个女人的一生,她的痛和恨就像暴风雨中荒海的怒吼,她的悲和哀就像熊熊燃烧的森林之火,在这波涛汹涌的怒火之中,她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和伟岸。

个体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又该如何物获得?以及如何超越?

鲁迅在《过客》一文中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在这漫长的一生中,许多人认为:我们既生而为人,就无法离群索居。然而“过客”却可以在世俗与孤独中自由地穿梭。这世间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够束缚他,独来独往是他们的常态。面对现世的恩惠,他们不能够“感激”,也不能驻足。这种超脱的精神境界是在绝望中的无声反抗里建立的,无论结果是怎样,也不管前路是什么,他们只管不停留地向前走。过客——对来路冷酷世界的叛离,对现路温情世界的告别,对去路绝望世界的无畏,都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追寻与思考。

在人生路的选择上,“过客”是最无所畏惧的人,与身俱来的勇气让他们在面临抉择之时毫不犹豫,因为不能够选择两次人生,也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验证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所以在一天道路上死磕到底,才是“过客”的倔强。他们无法模仿,也不能模仿,因为这只是过客对于世界的思考。

无论什么人,在鲁迅的思考里,都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既不能说是历史的残余,也不能说是现世的指引。时代不缺乏善思者,而这个浩瀚的宇宙需要仰望者!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