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碧华视野下的《青蛇》与《胭脂扣》
【摘要】时过境迁,世事无常,本该是姐妹情深,夫妇恩爱的场景不负存在。小青与白素贞这对本是扶持多年的姐妹也走向分裂,人妖的殊途放大,人性的丑恶被撕开来;原本是情意深重的两个人,原本都打破了世俗的禁锢,本想共赴阎罗再世情缘的两人却被富家大少的无能软弱打败,往日的种种都随着时光流失,如过眼云烟。
【作者介绍】李碧华,中国早期八九十年代的创作家,香港文坛上素有“奇女子”之称,她多擅长于对世间人、妖、鬼、神、佛等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来表达她所要展现的主旨与大意,常常能以犀利之文笔、露骨之言辞、深切之语言将人性最本然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毫无纰漏。
【关键词】诡谲性人文性美学自我映射反传统
一、诡谲性
《青蛇》小说全文很短,但故事发展流畅、脉络清晰、情节新奇独特。然使每篇文章相连变使整体的文风富有魅惑无穷,暗黑色的诱惑系。而它会带给整部故事境界以一种多变的、奇特的难以置信的发展方向与脉络。所谓的诡谲便是抓不住他人所想,给人难以逐磨不透的体验。如原文:“断角的独角兽,失去灵魂的生命,玉树琼枝,化作烟萝。”【1】仅仅不到三十余字作者通过断角的独角兽,联想翩翩到世间的人类、到修炼的妖魔、再到作者自己本人都是那经受不断磨难的失去生命的灵魂,亦是失去灵魂的生命。前一秒还在谈天说地附庸风雅的人可能下一秒想的便是如何伤害你,前一秒的新奇灵异之感可能后一秒便是严谨传统之风。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作者的下一秒在想些什么,这也正式她的善诡谲之风。
《胭脂扣》里苦苦等寻十二少多年的如花,随早已不再凡尘俗世间,但仍以一种鬼魅的形体存在,只为共赴约定。日以月即,月以年即的等讯,每到夜晚是变游走在约定处,本以为可以相守一世,但命运的车轮早已偏离不负存在。最后也只能落个投胎转世。如原文:“十二少,谢谢你还记得我,这胭脂盒我挂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2】本来以为的恩爱深情也不过是被时光所冲蚀了爱情中的女子呀终于看清了自己的真实所感,不再追寻。
二、人文性美学
李碧华擅长对文本细致、精雅、瑰丽无偿的描写,这些也正是我国文学传统上的富丽瑰宝。她通过运用新奇无比的辞藻来抒写自我所见所想,抒发自我情结,展现文化下的魅力。李碧华的小说大多是富有古风性质的文章色彩,古典韵味浓厚深重,在空间感上布局合理,画面感强。《青蛇》开篇之时,通过青蛇之口侧面的将那时那个无比美丽的西湖展现出来,又如后来居住之处的建造之学,步入凡间后的处处为人化的装饰等等无疑不是体现作者笔下具有独特美学性质的体现。作者仅仅只凭短小的文笔便将那个富有韵味的时代描述的淋漓尽致。如
三、自我映射
李碧华曾公开表示过自己不是一个喜欢说假话的人,也不喜观众过度的关注自己,所以她在生活中是一个相当低调的人,但她对于自己的作品以及自己所提倡的观念确实毫不隐藏的。她曾公开面对记者的回答,在此之中论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的所求所感。她曾提到说:“拥有快乐美满的人生,便是七成饱、三分醉、十足收成。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力、享下等情欲。”【3李碧华仅仅只是说要有充足的口腹之欲,充沛的生活收入以及正常的男女情欲这几点便足以看出她的自我的特质与独有的性格特点。她本就保持着一个敢爱敢恨、爽快果敢、洒脱的性格,这便是她故事中小青与如花的原型,爱你时便爱着,不爱时便散了。《青蛇》中的小青可以说是个随心所欲的女子,对人间好奇便游历世间,对情爱好奇便体验人生,对佛神质疑便与之纠缠,几经辗转后终于体会了何为人、何为爱。
五、反传统
作者对于写作的大体方向应该是偏向前尘的往事之上的,主要的思路来源关于是传统的故事小说,加以改造或深化为一个新的故事。李碧华喜好中国传统的志怪离奇小说,善于在其中提炼不同角度的看待世界的方向,但她各人又是反传统的。她不会平铺直叙、简简单单的写作,不写那些被外人所熟知的篇章与伦常,她会直接用言辞用实际来推翻原有的伦理道德,在自我的小说文学领域抒写着自己的标准与准则。例如在《青蛇》篇章里的小青就是一个为理性为自我抛弃世俗眼光而追逐自我所爱所想的人,她初尝人世情欲,不顾姐妹情谊,诱惑许仙偷尝禁果随被姐姐发现,但她却坦然承认自己只是好奇新鲜,关于情爱之事。原本在大众看来的是多么反传统超脱常规,本是应该备受道德与伦理纲常所批判的事情在小青眼中确实时分自然的,寻常的。也许在此会认为小青的观念过于的超前或着是违背伦常,但我想这便是作者自身所多独有的一种令人无比向赞同的人格魅力,即使它是与时代所不符的。李碧华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提出自己对于传统纲常伦理下的旧式女性形象的一个否定与排斥,她摒弃原有环境下的女性的地位与生活方式,她曾说过对于爱情而言女士往往是容易受伤的,也正因此她格外的关注女性的地位生活。因此她也不愿自己笔下的每一个女性人物都经受过情爱之毒的迫害,尤其如小青而言她给于她足够的理性与冷静看清处自己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1】选自李碧华《青蛇》原文
【2】节选《胭脂扣》原文
【3】节选李碧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