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课堂上老师放的《活着》的电影,感觉自己像是走完了一生。这部电影所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是:不管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的挫折,我们都要努力活着,好好走下去。或许这就是宗璞在《紫藤萝瀑布》里所说的吧:花和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部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拍摄的。虽然这部电影对原著的故事情节改变了不少,但是,其主题始终没变:通过展现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地主家的儿子福贵,本来是一个富家子弟,奈何沉迷赌博,一夜间输光了家产,怀有身孕的妻子家珍也离他而去。除了老母亲什么也没有的境地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他戒赌以后,妻子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到了他身边,和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利用自己身上的唱戏本事,外出唱戏以贴补家用,不料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跟着国民党的部队转战的过程中,他认识到了普通人的生活是多么可贵,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是多么的温情。所幸,在部队遇到了一个待他和春生很好的老兵,这位老兵一路上照顾着他们,但是在共产党军队发动总攻的早晨,满眼昨夜被寒冷冻死的伤兵,急于寻找兄弟而被子弹打死的老兵再一次震撼了福贵的心灵,我觉得福贵在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以后面对人生各种苦难却从未屈服的来源,正是这一段残忍的战争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人活着的美好。活着是最美好的事!富贵很快回到了家里,但女儿凤霞却因为高烧成了哑巴。命运一次又一次把苦难放在了这个家庭身上。好在福贵给解放军唱过戏,算是给革命做过贡献,因此在建国以后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这一段的时间或许是富贵人生里最好的一段时光吧。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运动中,福贵的儿子有庆因为好几天没有睡好觉,在学校的院墙根儿睡着了,却被同样好几天没睡觉的新县长春生倒车撞倒围墙被压死。如果说之前的死亡是别人的死,还不够震撼,那么这一次自己的儿子的死就真的让人感受到绝望了。我不能想象他作为一个父亲内心是多么的悲痛,但我知道,他的生活一定会因此而相当黯然无光。写到这里,我觉得后面的苦难也没有必要赘述了,因为我觉得从有庆死后,福贵的人生已经定型了。这些年的苦难,没有一样把他打倒,虽然电影里他的人生在最后只剩下了卧病在床的妻子、还未成人的外孙、当工人的女婿,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无比丰盛的,因为他的心里,有着永远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始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的叙述福贵遭受的苦难,客观的展示出了他内心所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打击,而福贵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给了作品一种独特的张力,正是这种独特的张力,才使得电影带给了观众内心关于命运的深邃思考。电影很快就结束了,但生命的长河却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