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人生》续写

作者:木易
主要内容

望着痛哭流涕的加林,德顺老汉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儿。在他眼里,加林是个好孩子,可就是太想证明自己了。总是想着怎样去逃离这块生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土地,偏偏在逃离的时候又不会一步一步慢慢走,这才摔了跤。

德顺老汉摸了摸加林的头,对他柔声说道:“好孩子,赶紧回家吧,你爹娘还等着你呢。”加林抹了抹泪水,谢过德顺老汉,收拾整齐,便走上了回家的路。

此刻的高加林已经没有刚离开县城时内心的苦闷了。村子里质朴的父老乡亲和德顺老汉充满哲理的话已经给了他重新振作的力量。他在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在这里重新开始,书写属于我的精彩人生,我不会屈服于命运,我要让我的爹妈在村子里体面的生活。

加林还未走到家门口,就看见老父亲嘴里抽着旱烟,笑嘻嘻的站在地里望着他。加林虽然早已经做好了见父母的准备,但真的见到父亲时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父亲在前,加林在后,他看着父亲的头,又添了不少白发。父子二人沉默的到了家。老母亲从厨房出来,看到儿子满是皱纹的脸上立刻满脸堆笑,皱纹也舒展开了,动情地说到:“加林啊,在外面一定受了不少苦吧?看看,整个人都消瘦了,妈给你烙了白面饼,还炒了一碗鸡蛋呢,赶紧收拾收拾,吃饭吧。”加林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的点了点头。

吃过饭,加林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便把父母叫到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加林开口说到:“爹,妈。你们不用担心我,我已经想好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了,我要重新想办法在村里教上书,不管日子过得咋样,都扎根在咱们村了。我不会让旁人瞧不起咱家的。”老两口看着儿子,很是欣慰。母亲说到:“好好好,只要你自个儿能想得开就好。”

巧珍真是个好心肠,多亏了她那天在明楼家的求情。巧珍走后,明楼接着就去了公社,到底是把事儿给办成了。加林得以重新在村子里教上了书。这一次,加林自己也想得很明白了,他要在村里好好教书,把这些善良、有灵性的娃娃个个都培养成人才,这样做,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弥补巧珍。他绝不会再让村里的其他小女孩像巧珍因为没有条件读书而一辈子成为农民。

由于转变了思想,高加林便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了。幸亏早年间的教育功夫还在,所以加林教起书来也是得心应手。他在学校每天除了教书,还不断地读书、去师范学院进修、在地区报纸上发表文章,关于文学,关于教育。由于加林善于因势利导,懂得运用先进的教育方法去发掘学生的特长,所以学生的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加林由此受到了公社的表彰。他教的娃娃,公社的老师都抢着要呢。

在加林教书的第五个年头,德顺老汉平静的离开了人世。如他自己所说:“我死后人们吃着果子会想到这是一个叫德顺的老光棍种的呢。”这里的人们也确实给了这个老光棍足够的尊敬,在他的葬礼上,村里的人基本上都去了。加林收到消息的时候没有过度的悲伤,因为他知道德顺老汉去得安详且没有遗憾。他主持了德顺老汉的葬礼,替他办得很风光,对这个一辈子光棍的庄稼汉来说,死后庄严的葬礼或许这是他这辈子最受人瞩目的时候了。而对于加林来说,则算是表达对他多年来教导自己的感激。

时间慢慢流逝,加林也一天天变得愈发成熟。在爹妈的张罗下,他娶了隔壁村一个有高中文化的女子,由于父母年纪大了,因此加林特地去请了巧珍来主持婚礼,也算是彻底让自己释怀。巧珍答应了加林的请求,经过这么久,曾经爱着的加林哥也是时候该放下了。加林婚后的生活很幸福。加林和她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儿子,另一个,也是儿子。区里的表彰经常会送到家里来,加林对这些已经看得很淡了。他现在所想的只是教好村子里这群可爱善良的孩子们。

省委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某天在报纸上看到了高加林发表的文学作品,甚是欣赏,亲自写信给加林,希望他能到省委宣传部做文职。收到这封信,加林的思绪又回到了之前自己走后门被县委清除被迫离开县委大院的那个早晨,想来命运还真是捉弄人。不过此时的加林对这些已经丧失了兴趣,即使这一次是名正言顺。加林给那位副部长回信婉拒了他的好意。他说:“我想做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已。我希望我能待在这里给孩子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尽管这里贫穷,落后,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里的感情。望着这川里的田地,我总能想到一位睿智老者的教诲,是这里的土地,养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原谅我不能答应您的邀请。我要把自己和我热爱的土地融化在一起。我想让着土地上除了长出庄稼,还能开出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