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万历十五年》---对后世的启示

作者:唐欣瑞
主要内容     

万历,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却发生了史学家们极容易忽视的事情,但是对我们后世却有许多的思考和启示。

《万历十五年》通过对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的经历事件的描写,为我们再现了万历十五年。

一个9岁就登极的小皇帝在年少时也是有理想的---一个“万历之治”的灿烂理想,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这位万历皇帝就变得消极怠工。张居正身为首辅,积极变法,辅佐皇帝,但在生前多次遭到弹劾,死后却被清算。另一位首辅申时行清楚的认识文官的双重性格和理解政治其中的精微奥妙,他的结局比张居正的结局好得多。海瑞有着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是海瑞却不被重用和理解。有着军事才能的戚继光与当时的明朝军队状况是不相符合,最后是在贫困与疾病交迫中离世。一个儒家的信徒,一个提出“人伦物理”的哲学家,一个悲观的李贽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被抓入狱,在狱中用剃刀自刎痛苦两天后悲惨死去。

儒家伦理道德秩序深深的影响着天下的每个人,不论是君王、臣子,还是百姓。在明代,中国的封建制度空前强化,那些被王朝制度礼教伦理禁锢的人们生活的十分痛苦。就连代表天之子的最高统治者也毫不例外。自古以来立太子多为皇长子,历代都很少打破这种传统。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想要立皇三子常洵为太子,但是遭到群臣的反对,所以这一愿望并没有实现。作为一个拥有至高权利,掌握生死大权,说话一言九鼎的皇帝在那个时代也会有无法了却的心愿。也会受儒家伦理道德、封建制度的制约。满腹抱负又才华横溢的人们也会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有些到最后还会落个悲惨结局。

那个时代思想禁锢、言行限制、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等级森严等等,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学习的。如果我们穿越到封建制度管控的社会,我们将会害怕、失望以及痛不欲生。因为在当时天下的所有人都是封建制度的陪葬品。

虽然大明帝国在万历年间并未灭亡,但是它已经走到了它的发展尽头。即使皇帝励精图治,臣子将相们富于创造、秉公执法、积极调和,思想家们极度保守或者极度进步,这也无法挽救走下坡路的大明王朝。

《万历十五年》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它给了我们探索现代中国无尽的思考和启示。当今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但是还是存在一些社会问题,我们相信这些问题能够解决,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前进。我们要有一种团队协作的意识,还要有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品质,拥有创新的思想和能力等等,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我们的社会就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初读《万历十五年》,我已经陷入了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之中。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