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探究《說文解字注》“元”字

作者:草总
主要内容     

“元”字甲骨文①的下部是一个面朝左而側立的人,最上部的一橫是表示頭部所在。②金文和③小篆也同样。④是楷書寫法。

以下是“元”字三個较为特殊的意義。其一,“元元”一詞在古籍中也常能看到。在《史記·文帝本紀》中:“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此處“元元之民”指“善良之民”,而《後漢書·光武帝紀》中:“元元恨秋”的“元元”則是指“百姓。其三,清代康熙年間,“玄色”被改為“元色”,“玄妙”被改為“元妙”。原因則是康熙皇帝名為玄燁,為避皇帝之諱,所以講“玄”字改為“元”字。

在查閱各類文獻之後,我發現古有元字表意和形聲之爭,在《說文》中無論是許慎還是段玉裁的分析都是不對的,元字並非是形聲字,從古文字甲骨文來看,元字應當是一個表意字,表人頭之意。但從年代的角度來看,許慎段玉裁當時的年代沒有認識甲骨文,對金文的認識也不係統。所以在原基礎不完善的層面上來說,他們並不算是判斷的錯誤。

再分析《說文解字注》中,短語在認為徐鍇對聲調發音的判斷是錯誤的。上古音中,元兀是同一部的平、入聲關係。按:“從一,兀聲”是段玉裁校補上的“聲”字。因徐鍇不懂上古音,而出現了認知錯誤。段玉裁距離的意思是髡是陽聲字,聲符是入聲的兀,軏是入聲字,聲符是陽聲的元。以此反駁了徐鍇。用現在的古韻部劃分,就是元部、月部的陽、入關係。

“元”本意一分為二,一為甲骨文中表人頭之意,二為哲學概念“元氣”一說。此本意可由“原”代替。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易·乾》”所以元是万物之本,原始起始的意思。第二、名词,人头之意,此意仅见于古文中,例如“吐蕃叛换方炽,敬弦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最初的的“元”字,其意为头。《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第三、指基本构成要素,例如多元,二元论等。第四、、形容词,起始的。例如:元旦,元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第五、中国古代圆形金属货币,例如“元宝”“银元”第六、引申出的量词,如今为货币单位。

我們在探究古字時可發現,甲骨文中“元”與“兀”寫法非常相似,在現代字形上也是非常接近的。從古文字形體來看,也是同樣。在甲骨文中也有幾例“兀”字在辭例上都讀“元”。商代出土的青銅器上寫著“狽口作父戊”,其中只能斷定“口”是人名,但無法分辨到底是“元”還是“兀”,故是“元”字的初文,“元、兀”兩字應同源,從同一形體分化而成。

元的異體字主要為“原”和“圓”,“圓”與“元”近于“銀圓”“元寶”,如今“元”字更廣泛應用於人民幣等面額上書寫。“元”與“原”則是起源之意,古意中有互通之處。若以“元”本意為“頭、首、始”,則其反義詞為“末”。例如“末代”即指最後一個朝代。《周書·武順》中提到:“元首末要。”

第一次閱讀和理解《說文解字注》,“元”字這段註解並不難於文言文上,而是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古音韻學和古文字學的知識。處於大一階段的我們對古音韻學和文字學的知識累積還遠遠不夠。所以想要學好古代漢語這門課程,我很仍需閱讀查找更多古書文獻,也應參考今人學者的不同學術觀點。以此積累和擴充自己的知識。

2017漢語國際教育

劉開媛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