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作者:李晓红
主要内容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

一、引言

《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是卢梭重要的政治学著作。卢梭在书中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奠定了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政府只是人民集合体的代言人,并不拥有主权,一旦政府滥权,人民就有权推翻它。《社会契约论》一问世,即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人权宣言》与法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卢梭的思想的产物,美国的《独立宣言》及宪法亦深受其影响。

㈠、作者:让•雅克•卢梭

出版时间:2003年

㈡、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总体影响:《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二、本论

㈠、内容:

第一卷在确立基本原理之上,着重研究的是契约论的内容

从相对模型化的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并且抛出了全书的核心——契约精神。卢梭将家庭看做社会的雏形,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依靠契约精神来维系的,这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思想似乎不谋而合。契约精神是卢梭主权在民主张的内核和基础,也是理性思想的精髓。在依据契约精神构建起的理想社会结构中,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个整体(主权体),主权体代表所有个体的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意志;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人便成了同时拥有个人D立意志和社会公共意志的双重主体,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状态,却获得了公民自由和社会权利。这一理想结构的D特之处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主权体”的概念。第二卷主要讨论主权论的内容集中阐述了主权体的种种特征。主权体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仿佛一种精神人格—看似十分晦涩难懂,不过类比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一概念:主权体仿佛海洋中无数小鱼构成的庞大鱼群,在掠食者眼中便成了一个仿佛具有行动意识的整体。大鱼群的运动遵循自然和物理法则,主权体的运转则有赖于法律。需要注意的是,主权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二者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主权体是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但是国家作为实体,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与理想的公共意志相违背—人人皆为决策者的社会在客观上毕竟难以实现。第三卷是论述了政府及其运行形式具体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政府形态及其运作形式,即民主政府、贵族政府和君主政府。这一部分内容FC有意思,根据“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数的多寡作为区分的依据。仔细想来,这种模式绝不JX于政府的构成;相反,即使在两百多年后的JT,这种思路对于现代社会的企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第四卷论述几种社会管理组织介绍几种社会组织制度,包括宗教。早期信仰新教、后转而皈依天主教的卢梭,对于宗教的看法洋溢着自然主义的理性色彩。卢梭信神而不信教:相信世间有凌驾于人力之上的存在,但却反对在神学和教会中徒然虚度时光。起承转合之间,卢梭以近乎上帝视角的清晰思路,有理有据地为我们梳理了社会的来龙去脉。显示全部信息

㈡、学科理论,学术发展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㈢、评论

他人:

《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产生的影响绝非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他改变了一个时代的法国,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扔着不少动摇的作用。尽管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部分观点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性,但是《社会契约论》也有许多进步的理论,体现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很好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意志,解放了人的思想,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思潮,为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思想解放史中也拥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自己:

政治学发展中里程碑似的著作,对于主权的形成,行使以及政府形式的论述当时极具有开创性,尽管其单独用国家繁育的人口数来衡量政府的好坏的观点有待商榷。

三、结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带有一种强烈的激进民主主义色彩,具有典型的民粹主义倾向。它的传播对当时的法国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为以后的法国大革命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过分强调公共利益,而忽视了个人之利益。这是由于卢梭认为当时社会各种弊端是由于私有制造成的,为了消灭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制度,卢梭过分地强调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完全把自己纳入到共同体中去,并且消灭自己的个性,这样这个社会才是完美的。因此,他同时也抹杀了个性存在的必要和必然性。卢梭在提出社会契约论的同时,过分的强调了道德的自由。他认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而仅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6]卢梭对自由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认为,不同的人对自由,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用道德的自由来衡量国家的民主程度是不科学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发的人民主权理论时存在着缺陷: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立足点“公意”,是一个抽象虚幻的概念;对于这种抽象公意如何实现,卢梭并没有具体说明,带有很大的空想性。

四、参考文献

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