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曾说,活着的时候不该出版自传,现在还不到回忆的时候。然而,两年前,乔布斯的妻子劳伦打电话给《时代》杂志的前总编艾萨克森,说"如果你要写他(乔布斯)的传记,那最好现在就要开始了。"沃尔特·艾萨克森曾为爱因斯坦、富兰克林等名人著传,但2005年乔布斯找到他时,他拒绝了乔布斯的请求,他那时认为乔布斯仅是一个企业家而已。
第一段是我百度的,我对乔布斯的了解都浮于表面,可能我和他唯一的联系,就是我用过苹果,之所以选这本书作为读书报告,是因为在名著导读课上感受到了王向军老师对这本书的热情讲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乔布斯的兴趣,想了解这样一个大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和我们这样的平凡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可能我室友的好奇心比我更加强烈,她一下课就马上在网上买了这本书,还一度担心自己买的对不对,只因为她觉得这本书没有她想象中厚实。
整本书我还没看完,但有一段印象深刻,最后一次采访结束时,艾萨克森忍住内心的悲伤问乔布斯,他二十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为什么在过去的两年里,为了这本书,而对自己如此开放,真诚甚至急切,乔布斯回答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我曾经真的以为大师都是无欲无求安心做自己的事的,其实他们都有爱,而且是大爱。这大概就是与常人不同之处,为大爱牺牲小爱。但是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艾萨克森说"他想给我看一些私人照片,让我选几张用在这本书里。他太虚弱了,下不了床,所以他指点我去房间的各个抽屉里去找,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拿给他。我坐在床边,一张一张地举起来给他看。有些照片会让他讲出许多故事,而有些,他只是嘟囔一声或是微微一笑。"这时候的他又像一个平凡人。
很多人物自传过多地渲染了这个人的优点,太过于神人化,而这本书却将乔布斯塑造得那么真实,那么的平易近人。史蒂夫·乔布斯本人表示,《史蒂夫·乔布斯传》也涉及到他曾经犯过的错误、失败的经历以及私生活,有些事情是他自认为并不得意的,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公诸于众的。这才是一个平凡的大师,这才是真实,这样的乔布斯更加贴近我们。
我觉得读了这本书,没有激励我什么,因为人物传记从来都不是激励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人生而不同,那是别人的人生,不需要复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的人生,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做一个平凡不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