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魏晋士人风流
——读《世说新语》有感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现代的文学史上被定为“志人小说”。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多侧面、多角度地刻画出了千姿百态,生动形象的士人形象。全书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所以士人大多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既有道家的风流佣傥、超脱自然,又有儒家的忠肝义胆、胸怀天下。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公以前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外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他们各具特色,形象生动。
书中的人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他们既追求精神的超脱自由又受到现实物欲的强烈诱惑,任何个人的行为都不能脱离其生存的社会,他们的这些特点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原因。
汉末魏初的政治动乱使人对自身的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欢乐少有等发出了一连串的怀疑和追问,而当时经学的衰落又使人对儒家礼教产生了怀疑,所以士人们开始觉醒,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凸显出来。《世说新语》把人物品评作为主要内容,从重才情、尚思想等方面,对人物作了全方位的审美性考察。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特色鲜明的人物。
例如清静无为的士人形象。当时的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文人士族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嵇康便是这类人物的代表。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他坚拒出仕,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选官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
《世说新语》中王戎:“与嵇康居二十年,未见其喜愠之色。”山涛:“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我当年可以为友者,维此二生耳!”可以看出嵇康是一个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人,内心平静自然,清静无为。
也有狂放不羁的士人形象。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便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他性格孤僻、轻荡,大约在十六七岁时,有一次随其叔父到东郡,充州刺史与他相见时,他“终日不开一言”,王旭“自以为不能测”。
他蔑视礼法。阮籍好酒,他家旁边就是酒店,女主人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了就若无其事地躺在人家旁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认为他有什么不轨的行为。魏晋时期,男女授受不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里。《世说新语》中,“阮籍嫂尝回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意思是:有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仅为嫂子践行,还特地送她上路。面对旁人的闲话、非议,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辈设的吗”。可见阮籍的狂妄不羁。
也有刚直不阿的士人形象。“刚正不阿”,指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在魏晋那个动荡的年代,也存在这样一群刚正不阿的人,孔融便是一个代表。孔融受到司徒杨赐的征召,成为司徒掾属。当时暗暗察访官僚中的贪污之人,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检举的多为宦官的亲族。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孔融陈述宦官子弟的罪恶,毫不隐讳。
光和七年,河南尹何进即将升任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因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引罪自责而去。河南尹官属认为丢了面子,想要派剑客追杀孔融,有宾客对何进说:“孔文举有盛名,将军如果与他结怨,四方之士就会相随而去了。不如以礼对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胸怀广大。”何进同意,于是征辟孔融为大将军掾属,又举其为高第,迁任侍御史。孔融又因为与上司御史中丞赵舍不和,托病归家。
在魏晋那个动荡的年代,还盛行起了一股魏晋风流。它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在这个时代里,文人大多在纯粹的精神领域内通过文学表现其思想的深刻,以此来显示精神的力量与人的尊严。建安风骨是魏晋史上士人门对内的最初探索。然后文学史上又出现了“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
《世说新语》还原了一个多情而狂放不羁的魏晋朝,再现了一个论天谈玄的闲雅社会。通过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桓温的英雄气概,王敦的刚毅可爱,谢安的超世脱俗,顾恺之的画龙点睛,王羲之的神采奕奕,庾亮的沉稳冷静,刘真长的能思善辩,嵇康的狂放真挚。魏晋的风云人物仿佛跨越千年,来到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