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它们连接起来的互联网也让我们能够更加迅速的接受外界的信息,使我们与传媒更加亲密的互动,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随着这些电子产品的发展,其内在互联网产品也在迅速发展,孕育了大批互联网产物,比如微博、微信、推特等等,这些东西进一步加速了我们的信息交流,但也就出现了一个新词语——“热点”。
“热点”这个东西解释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短时间内人们热议的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句话,有人会问“为什么大家会同时热议一件事呢?”首先是互联网,在如今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比病毒还要迅速好几倍,这首先就让很多的群众知道了同一件事,这和大众传播的方式就脱不开关系,一般热点都是出自大众传播之手,因为热点的产生首先就必须需要一个庞大的议论人群,这就只有拥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众传播才能做到,这就完成了形成热点的第一步。然后群众随着部分人们的议论产生从众现象,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人议论头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这样说虽然没有问题,但也却太笼统了,其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就让我慢慢道来。首先是我为什么要说这是互联网?其他媒介不行吗?不,其他媒介当然可以,或者说只要是大众传播最后选择的媒介都可以,但关键是热点的“热”,不同于一般的热,大家不仅仅要在嘴上谈论,更要和传播者产生互动,这也体现了传播中最终的反馈,而网络自然是可以得到最强烈的反馈的媒介,它的互动性是其他的媒介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它的互动性,让大众更有产生议论的热情。而热点的产生在很多的时候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我认为,很多的时候热点的产生和传播者本身有分不开的关系,其实在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群众觉得这个事情很有议论的价值而将它成为热点,而是传播者认为它能成为热点而将其变为热点,或者说是想让它成为热点而将其变成热点,这就涉及到了议程设置,所谓的议程设置的核心意义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能决定公众想什么:媒介报道什么,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受众就越关心什么。他们的工作就是让他们重视的事情变成热点,至于大众怎么议论热点,对于热点有什么看法,这却不关他们的事了,他们只是决定大众想什么,并不能觉得大众怎么想,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的争论的热点,可能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关注而成为热点,而是因为媒体想要它们成为热点,同理,当事情进展到媒体不想让我们关注这个热点,媒体就会为我们生产一个新的热点,去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所以说我们的生活或者说我们的思想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自主,希望大家以后在看到热点时能带着自己的思想分析一下,不要被一味的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