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到正确的发展路线
①质量取胜
故宫早在从2011年起,就开始了发展自己的文创产品,但是市场反响并没有足够好。直至2013年开始,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才在市场上开始博得大家的眼球。据故宫博物院方面的统计2013年——2015年期间,共研制出了1273种产品。截止2015年底,故宫的产品共有8683种,由此可见这两年时间的产品研发速度有所放缓,但是其带来的受益却从2013年的6亿元提高至2015年的10亿元,产品的发展规划从数量上开始向质量上转型。
②找准消费人群
故宫曾经推出过高端的绘画和瓷器等产品,但是由于偏向传统,目标为中年人群,所以没有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现在通过在“故宫淘宝”购物的用户分析可以看出,开始把产品的定位转为25岁到35岁的人群作为主要目标人群,而且以女性为主,所以产品逐渐地向年轻化发展,添加了许多年轻人喜欢的元素。
③产品大部分为日常小物品
“故宫淘宝”中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是纸胶带、钥匙扣、手提包、扇子、小手办、记事本这几类产品。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实用性高,在日常生活中会被经常地拿出来使用,给人一种“这个东西我用得着”的一种感觉。这样不会像高端产品一样让人看着十分欣赏、有购买欲,然而看到价格的时候默默地关上了钱包离开。
④产品设计风格受人喜爱
产品采用的元素为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在钥匙扣和手办上有着萌化过的古代宫廷中的人物形象,体现出了整个产品的可爱气质,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猎奇的心理需求。除了可爱的萌化,还有清新淡雅、古风文化多的元素,这些产品会受到喜爱传统文化的消费者所青睐,例如纸胶带上有着甲骨文和古时屋子木梁上的线条花纹。这两种风格大,但都是以古代文化风格为基础所创作出来的产品,价格方面古风要比萌元素的产品价格要高。
二、采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
①“故宫文创旗舰店”与“故宫淘宝”利用网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紧跟时代潮流,有效地利用现代人习惯于网上购物的习惯。而且还可以配合其他宣传平台,对自己的网上零销商进行宣传。
②“故宫淘宝”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环节,在微博上,时常会有与订阅者之间的调侃、晒买家秀、展示产品的设计理念、发表趣味文章等动作来提高热度。由于这些社交平台拥有巨大的粉丝量,所以在新品上市前的预热的时候便会引发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在上市之时便可能会马上得到网友们的关注,从而容易热销。
③在新浪微博上拥有20余篇小编写的文章,其中文章采用“标题党”的方式吸引读者,增加点击量和阅读量,文章的内容风趣十足,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而且在最后附加上了与本文相关的产品推销广告,可以说这个广告打的让读者“防不胜防”,例如《从前有个皇帝他不好好读书》这一篇文章,通篇说的是皇帝的学习读书问题,在最后给上了淘宝店里书签的广告。
④网上的零售店和网络社交平台之间跳转方便,即使登录的是“微信公众号”或者“新浪微博”也能跳转到“故宫淘宝”零售店,从而方便了网民购买产品,也方便的产品的推广。
三、欠缺之处与建议
①产品文化内涵尚缺
产品在设计的时候虽然符合消费者的口味,但是却丢失了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过多传统文化的东西在里面,导致过渡地娱乐化、设计理念深度不够,没有足够的表现力。
②价格仍偏高
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同种商品在市场上的售价明显地偏高了,在网店的买家评价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提出了价格高的问题,而且成为了一个小的评价标签。虽说是给产品注入了文化内涵、新型的设计,但是这之间的差价却并不能达到足够的价值量,总体来说性价比偏低,可以说是在用信仰和设计理念来让人为其买单。尽管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足够的经济支持相对较高的生活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愿意为了设计和里面的文化内容买单。
③增加宣传力度
目前已经在网络上有着+
很高的知名度,但是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产品宣传,据网上资料得知2013年办过一次“故宫文化产品设计创意大赛”之后便没有举行类似的活动。在强调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代,这类活动容易引发社会热点,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度的同时,能让人们参与到产品设计发展中来,遇到好的点子直接可以和作者商谈后量产,节约设计成本又增加群众互动效果。
④抓好产品设计和质量
在2018年3月时,故宫文创推出了一款“俏皮格格”的手办,其设计精美,在淘宝店的授权店销售,售价599元。然而细心的网民发现本产品与外国的某厂商的手办有着相似的设计,随后便向故宫文创相关官方工作人员反映此情况。虽然证实该产品是享有合作厂商的知识产权的通用身体模型的授权,但是“故宫淘宝”仍然是将产品下架、退款处理,准备将下身部分回炉重造后再投入市场。除此之外,在产品的品控上面需要下功夫,从网店的差评评价内容上来看,产品有些地方质量没有达到销售标准,有小毛病,就比如手提礼品袋和扇子的差评中,有多人反映袋子有开胶和制作细节不精致等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