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古代刺客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伍凯麟
主要内容

在视频中讲了曹沫、专渚、豫让、聂政和荆轲5名刺客。刺杀是他们展现个体精神、报恩、谋生的方法,他们都通过行刺的方式来取得正义,也是为了报答雇主对他们的恩情。其中的曹沫和专渚是贵族之外,其他人都是当时新兴的士阶层。

晋国的豫让为了报答智伯对他的知遇之恩,在智伯死后进行了两次刺杀赵襄子的行动,虽然都没有成功地将赵襄子置于死地,但是结局是具有戏剧一般的色彩,他从这两次的刺杀活动之中得到了自己作为士的价值的体现。他曾经辅佐过晋国的五祖,大多数离开的理由是没有得到认同。士的职业价值体现在知和报这两个方面上,其中的知是指雇主对自己的职业性行为的评价和认同。其中智伯赏识他的才华,对他重用有佳,让他感受到他能够在智伯这里体现出自己作为一个士的职业的价值。所以在服侍智伯中得到的肯定,可以说是他在工作中的一种追求,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能够替雇主分忧的一个角色,不愿意在其他人那里只是做一些琐碎小事。

然而刺杀赵襄子的过程和结局令人意外,每次总是被先行察觉然后失败。这一点着实让人有些怀疑,为什么每一次都能被赵襄子所察觉呢?在他第二次准备的时候毁容涂和毁音,并找亲朋好友寻求能否认出自己的时候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部分的信息泄露。豫让很享受准备刺杀的这个过程,他没有急于行刺。而且他也没有采纳他朋友给他的意见,利用赵襄子认为他是一位贤士愿意招揽今门下的机会,投入他的门下,然后杀之。这里体现的是他认为杀人不能如此地不择手段,这和我们印象之中的刺客形象有所不同。他的刺杀活动不仅限于刺杀他人,而上升到了道义的层面,这个也是他们作为士的群体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结局的时候,两人言和,豫让三跃而击赵襄子之衣,这其中带着对于杀智伯的仇恨也可能有自己身为成功者的喜悦。

魏国人聂政为了逃避仇家,带着家人来到齐国,在市井之中以杀狗为生,在此期间由于他的胆大、勇猛被人举荐给严仲子当他行刺侠累的刺客。严仲子为了体现他的诚意,送钱给聂政的老母祝寿,但是聂政以老母仍在为由拒绝了。后来等聂政老母去世之后,亲自乘车千里登门拜访,提出请求,聂政同意。

刺客的价值的体现,主要是靠雇主的社会地位和刺杀者的社会地位来体现。聂政的雇主和刺杀对象都是当时韩国的大臣,当他能够得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实际上是肯定他具有担当刺杀当朝大臣的能力,而且当时的俠累家中戒备森严,倘若刺杀成功,便是对自己莫大的肯定,能够体现自己。在刺杀成功后,自毁面容,自刎,韩国的市井人说他们的王用千金来购置刺客的名字,说明他是一个大人物,这也是体现他的价值的一部分。

刺杀也是在报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虽然有很强的交易性的色彩,但是两人的交往表现的是严仲子对聂政才华的赏识,可以说是给聂政带来了唯有尔才能担当此重任的感觉。在刺杀后,姐姐聂荣为了不埋没弟弟的名声,只身前往韩国,在尸体边说出弟弟的名字,以此完成了刺客死后留名的过程。虽然当时的聂政自毁容貌怕连累家里人,但是也渴望通过让别人认出自己来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就和上面的豫让毁容毁音后找人确认能不能认出他来是一个道理,这体现了游士的群体或职业的价值。倘若无名,则不能让后人知晓前人的所作之事,即是记录在历史之中也没用太多的名分,不能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对方的身份。

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不仅是太子丹报私仇的过程,也同时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一种较量,倘若刺杀成功,不仅是重新衡量双方的势力,也同时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势力倾向,成功之后可能秦国会一改往日不可一世的局面,其他六国可能会再次组成联军形成抗秦统一战线,再次开始讨伐秦国。这使得这次刺杀不寻常与前面几人的刺杀行为,让其上升到更高的政治层面,这比曹沫要挟齐国国君的行为具有更高的意义。

此次刺杀活动在开始的时候就献祭了两位大人物,这两位大人物以献出生命来参与到刺秦的活动当中,这也让荆轲刺秦富有各方反秦势力的代表。刺客也因此能够成为担当起改变历史进程之中的重要角色当中。司马迁在写文章的时候将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到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从而使刺客群体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荆轲离别之时的那一段词,甚是引人伤感,感到英雄的悲壮,体现这是一件正义的刺杀行为,这与普通刺客在暗中刺杀做见不得人的事情,某得见不得人的利益来的更加显得更来光明正大,能够为世人所知。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