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一个福建的小镇出来的作者,很少接稿但是但凡关于家乡泉州的稿子来者不拒。在《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这一章作者和同来自小镇的《新周刊》的前创意总监令狐冲聊天,聊到了“小镇包围城市”,何为“小镇包围城市”?小镇出来的青年渐渐成为了了中国新闻圈、文学圈的中流砥柱,大城市各个领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来自小镇。令狐问作者如何人看待这种现象。回道“因为小镇出来的浑厚”,何为浑厚:从一个小镇的生活再到一个县城一个地级市一个大城市,顺着这根链条下来,每一个层次的生活都不一样,你经过对比,对以往的更能理解而且吸收,对现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比起一生下来就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们有太多他们觉得奇特和不可思议的故事了。
作者对家乡有着一种谜一般的执着,尤其是在离开家乡后,上大学时因为家里穷打了太多份工,劳累过度发烧近四十度,打工的那个补习班负责人叫了几个人要送去医院,半昏迷中一直哭喊着要回家,无可奈何把我送回了家。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在遇到挫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是回家,回家看到小镇的平凡无奇,建筑乱七八糟没有规划,许多房子下面是石头,上面加盖着钢筋水泥,没有城市绚烂的霓虹灯,规整的斑马线,修剪地四四方方的绿化带以及车水马龙,但就是会让我感觉无比的踏实。
我的家乡是西北一座极不出名的小城市,以至于很多人听完之后都不太清楚这座城市的存在。初来四川上大学,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满怀抱负的想大干一番,决心扎根这座繁华的城市,告别家乡的朴实,可是每逢寒暑假做兼职的地方让我多留些日子时,甚至以高薪以及去留问题威逼利诱时,我总是坚定地订着最早的一班飞机回家,在家待着也不全是兴奋,也会厌烦,厌烦妈妈总使唤我跑腿,厌烦每天强忍着困意去看店,厌烦很多很多,但永远都不想离开,总是心安,外出上大学每每都被我形容成“外出打仗,还是那种孤军奋战的战役”,每每归来总是叫唤着“作战成功,胜仗一场”。
愿每一座城市不被阉割,也希望在城市建设的大浪之中,每一城池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也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回忆和故事。而不是全同且冰冷的水泥和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