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诚信一直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英雄人物以诚信美德赢得后世称颂。
“诚”是自然规律和做人法则的内在根源。“诚”是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诚信的道德规范中,“诚”是“信”之根本。“信“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普遍要求。“信”的基本内涵是真实可信、诚实不欺;守言行诺、言行一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可以说话,能用语言交流;之所以会说话并能够用语言交流,是因为所说的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信”是言之所以为言、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所以,言必真,必可信。由此可见“诚”“信”二者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互相补充的。“诚”是“信”的根本、基础,“信”是“诚”的结果、归宿。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项基本准则,是对当代大学生来讲最为关键的。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教学楼也是以“信义”为名,诚信这门课程更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程,所占比重也是相当大的。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曾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而大学生的诚信建设便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大学生在求学之路上,必将诚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要务。大学生为塑造诚信应该:坚持上课时间坐在教室,争取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最大化,独立完成个人作业,在小组作业中积极发挥作用,考前认真复习、考试诚信对待,要勇敢对同学说“不”,认真掌握专业知识,合理运用各种资源。
我国正步入信用经济时代,诚信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