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热点”传播

作者:熊燕
主要内容

2017年9月,2岁半的王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确诊后,她的妈妈杨美芹在多个平台展开众筹,呼吁网友为女儿捐款。在其中一条募捐视频中,可怜的凤雅艰难地转向妈妈的镜头,呼喊了一声“救我”,催人泪下。在善心人士的帮助下,救助小凤雅的善款到账了,但孩子的病情也在一天天地恶化中,在杨美芹公开发布的照片中,孩子的右眼已经整个脱出眼眶。

而在2018年4月9日夜里11时53分,一位微博ID为“作家陈岚”的女士,在新浪微博实名报警。她在她的微博中称,“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此外,她在当日发布多条微博,声称王家家属骗捐、重男轻女。陈岚是公益组织“小希望之家”的创始人,并与多个公益组织都有密切联系,所以消息一出,王凤雅的母亲杨美芹被网友贴上“恶毒母亲”“诈捐”等标签。她接到无数个电话、短信,谩骂、诋毁纷至沓来。她去张集镇时,有陌生人拉住她问,“你是不是虐待孩子?”此后很多天,她不敢走出家门,甚至想到了自杀。

纷扰的舆论声中,王凤雅于5月4日在张集镇卫生院去世。得知死讯那一刻,小凤雅的爷爷王太友给张集镇政府和派出所打去电话,让他们证实王家没有虐童。王凤雅下葬前,公安人员将王凤雅穿好的寿衣扒下来,正面、反面对身体拍照,以证实王家不存在虐童行为。王凤雅已经去世,舆论风暴却并未由此平息。5月24日,自媒体“有槽”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将舆论网民情绪彻底点燃。一时间,“诈捐”“重男轻女”等标签纷纷彻底让杨美芹无法甩脱。文中称,王凤雅父母用15万元善款带儿子赴京治疗唇腭裂,却放任女儿眼癌恶化。结果经警方查实,杨美芹的儿子飞飞赴京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费用全免,由嫣然天使基金会支出。而王凤雅被诊断为眼癌的时间已是6个月以后。

对这样一起网络事件,本文将由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1:为什么这样一起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这么大影响和网友的愤怒,以至于对当事人进行这样的攻击。

2:以这一事件的前后反转作为对比,思考网络传播的把关力,以及如何确保网络传播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3: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关于第一点引起该事件的原因,是因为作家陈岚,首先是一个微博大V,在网络上说的话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她没有经过当事人的验证,只凭一面之词,就在微博上引起公众舆论。再加上后来,漫画博主“明白漫画”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虚构出一篇漫画,在微博上得到了传播,更为“父母虐待女儿”增加了“可信力”。在这样的群体事件,人们的意识人格被影响,情绪和观念的影响和暗示使得群众的心理朝同一方面发展,从而群众将心里所想的向现实发展了。在陈岚等“舆论领袖”的领导下,网友对于王凤雅家人的抨击不仅显示了“人多势众”,也体现了网友们的一种“圣母心理”,大家都觉得是在为小凤雅打抱不平,却不曾想在还没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做出这种行为,差点害了小凤雅的母亲自杀,这何尝不是一种网络暴力的体现。

关于第二点。之所以事件会出现的这样的转折,不仅是因为网络舆论,也是网络传播的把关力不够。无论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者都应该强化把关意识,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论更加不可控制,每一个自媒体或者其它传播媒体在信息发布的同时都应该做到严格把控事件的真实性,确保网络舆论不会走偏,将可能发生的网络暴力扼杀在摇篮里。各媒体也应该提升编辑自我的素质,在网络第一层把关时就应该做到严格,才能更好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方面的先进和便利。

第三点的话,应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友自我约束能力。在网络的传播中,由于网络具有互动性,模糊了受者和传者的界限,使得很多网友“听风就是雨”,对信息的真实性不予以判断,对传播信息造成的结果是好还是坏也不予以考虑。就像在该事件中,不少网友在还没了解事件的真相,光听网络上的一面之词,就开始以电话以及短信上的辱骂对小凤雅的家人进行他们自以为正义的“审判”。而当事件真相揭露的时候,大多数当时参与辱骂小凤雅家人的网友又转头开始批判陈岚,说她是伪慈善家。在网络中,一些人肆无忌惮的谩骂,一些人对他人的不幸冷嘲热讽,甚至一些人还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所以网络道德的建设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要对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问题要有深刻认识,不肆意传播。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