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娱乐至死

作者:熊燕
主要内容

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该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用事实论述: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早在1951年,麦克卢汉就预言了媒介发展将会使地球成为一个“村子”,地球上一切事情是在受众面前“同时”发生的,地球人就像过去的传统社会一样变成了近邻。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从一出生就被媒体所包围,这导致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媒体更加的依赖。每一种媒介对于信息的收集不同,对我们受众的影响也就不同。

但其实八十年代的美国和八十年代的中国背景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当作者在担忧电视的娱乐化渗透到了宗教,政治和教育界时,中国的电视却没有太多娱乐性,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大多没什么内涵,太过于偏向娱乐化,你家搞一个男生选秀节目,我家就搞一个女生选秀节目,内容过于统一,没有自己的独特性,娱乐节目又占大多数,节目本身又没意义,被这样的节目荼毒的我们,可不就是“娱乐至死”?

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是否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处在一个矛盾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极端越来越多。

娱乐对所有人而言不是选择,而是必需。当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严肃、理智的对待,要为更好的生活区努力,所以人们需要娱乐,去缓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压力。生存的压力越大,节奏越快,娱乐至死的程度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微博热搜永远是明星的无聊新闻,为什么标题党盛行,为什么视频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兴盛的原因。现代人在高强度压力之下,没有多少人愿意探讨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了,大家需要的是可供欢笑的段子,一笑而过,不用多余思考,这就是娱乐的目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不过,波兹曼在书中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者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一股脑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扭曲和异化人本身,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