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凤雅事件

作者:王璇
主要内容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凤雅事件

最近,一个河南患癌女童不幸夭折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起因是一篇名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热传,作者质疑一对农村夫妇利用患癌女儿“诈捐”,且金额高达15万元(后被证实为假文章)。文章说到,王凤雅是一个2岁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癌的小女孩。凤雅的妈妈为了治病,在网络上发起了筹款,但不幸的是,凤雅还是因病去世。还说到凤雅的弟弟是唇腭裂,大家捐给凤雅治病的钱很有可能全部被凤雅妈妈拿去给弟弟看病,而延误了凤雅的治疗,使凤雅去世。就是这篇文章,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猜测,怀疑凤雅的家庭重男轻女,认为他们不配为人父母。文章说的貌似有理有据,诈捐、重男轻女、遗弃、拖延致死这些关键词成功将事件的矛头引向凤雅的父母,不少微博大V、微信公众号都对凤雅的父母进行批判,事情愈演愈烈,凤雅的父母遭受到了强烈的网络暴力。

一、从媒介发展来看。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凤雅的事件从一开始凤雅妈妈在网络上求助就已经开始被大众关注,凤雅妈妈从九月凤雅确诊患癌后,便开始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她可能也不曾想到,就是因为网络的原因,她变成了众矢之的。

二、从马莱兹克模式来看。整个事件当中,除了主人公凤雅妈妈,将事件公布于微博并发表过激言论的作家陈岚也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社会环境影响着陈岚及其团队,为了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发表了“重男轻女”等不实言论,从而点燃了公众的情绪,这是传播者对受者的印象,陈岚团队知道该如何说才会引起网友关注。但陈岚对整个事件讯息进行了选择加工处理,她没有说出凤雅家庭的难做之处,许多细节更是一带而过、断章取义,便影响和制约了讯息。网友作为受传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会极其容易被传播者所发表的讯息而影响。

三、从群体来看。凤雅事件最初传播时,被讨论最多的两个词,大概是“重男轻女”和“虐待”。所以在微博上许多参与讨论的人,大多是有家庭的人,其中对事件高度关注的许多是已经做了父母的人。他们便是一个群体,具有以“孩子”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群体的力量使凤雅事件的热度更高,或许是已经做了父母,对于为人父母便有了更深的感触。这里也可以用“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来解释。

四、从“匿名性”原理来看。如今科技发达,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网络上自己的真实信息会被隐藏起来,这也使许多“键盘侠”就此诞生。凤雅事件里,有的人会因为过激而用许多不堪入目的话语来辱骂凤雅家人,更有甚者将凤雅家庭的具体信息和隐私公布出来,他们在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们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有的也许是真的生气,可更多的只是蹭热度,顺便发泄情绪罢了。

五、从“拟态环境”来看。凤雅事件到如今,也没有真正地完整地展示在公众面前,虽然官媒确定了澄清了凤雅母亲没有虐待凤雅,但后面凤雅家人的采访却有许多漏洞百出,没有虐待凤雅,可是“重男轻女”是不是事实呢?没有让凤雅及时治疗是不是事实呢?……我们从事件开始到事件结束,所了解到的至始至终都是传播媒介选择加工后为我们呈现的讯息,包括许多公众号和微博大V对事件的描述,都无法确定真实性,更多的只是为了蹭热度,由网络上的话来说是吃“人血馒头”。而有了这些媒体的加入,使凤雅事件被传播更广,热度更高。

除了以上的几个知识点,还有许多知识都可以来分析凤雅的事件,比如大众媒体必须从事经营活动,这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凤雅事件热度高,热度高流量就多,流量多挣的钱就越多,所以在这场“战争”里,许多媒体出来站队贡献热度,他们不断的进行宣传,使凤雅事件热度高居不下。可是弊端也非常明显,不少媒体为了自身利益而没有了社会责任感,为了热度不断将过错推向受害者是不可取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网络上的热点也在不断的反映我们社会的现状,我们不能被网络及媒体“牵着鼻子走”,不管是热点事件还是信息,我们始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去看待才行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