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悠长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无法离开土地,人口的变动相对来说也很小。这些实际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意识。种地而生的人无法离开自己脚下的土地,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中国的村与村之间是相互孤立,有隔膜的。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但是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所以“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词汇。
中国社会与西方的团体社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社会结构中存在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中国人以自己为中心,对待别人的态度根据亲疏关系来划分。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的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个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而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
我们可以这样说,美国的民主制度其实就相当于把金钱发挥到了极致的本位,通过资本来收买官员,为其谋取利益,这世上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真正为了弱者弱势群体而所设计的制度,只是上层社会和强力阶层为了吃相不太难看而所粉饰的门面安慰他人。
欧洲对现代文明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中世纪,我们最容易想起的形容词是黑暗,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是现代文明的源头,在哲学、几何、雕刻、文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罗马当时只是今日罗马城周遭的一个小村落。罗马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可是他们也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效仿。
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对现代文明也有巨大的影响。起初,罗马人认为基督徒是颠覆分子,一定要全部铲除。但是当君士坦丁成为一名基督徒之后,事情就出现了转机。后来基督教变成了这个帝国唯一的宗教,罗马帝国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公元400年之后,日耳曼蛮族大举入侵罗马帝国,他们简直为打仗而活,认为打仗是好玩的事情。日耳曼蛮族征服罗马帝国之后,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一个好战的民族和基督教的矛盾结合,就产生了骑士阶级。
以上三个元素,造就了欧洲文明。“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这也是欧洲社会没有形成像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原因。
随着文艺复兴来到,欧洲社会开启了漫长的世俗化过程。接踵而至的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英国光荣革命……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走向现代文明。《极简欧洲史》虽然内容简洁,但是结构和思想并不简单,言简意赅。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谈论美国的政治制度时候,首先要对两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差异有清醒的认识。就是基辛格讲过的那段话,“两国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有着重大差异。美国的政策着眼于务实,中国则偏重概念。美国人相信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中国人却认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只会引起新的问题。美国人对眼前形势一定要拿出结果,中国人注重的则是大局的发展。美国人制定实际“可以做到的”计划,中国人只确定总的原则,进而分析它的走向。”美国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文化辐射能力,都有着超然的自信,大有当年清王朝的天朝上国那种感觉。我们有时候对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傲慢无礼当世界警察的看法过于国家利益化,美国人的心态就相当于某一个各方面很优秀的同学当他在和别人相处时候总是会萌生出一种我是完全正确的,你要按照我的想法总才是正确的。
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中国人思想中的“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则受地缘的影响。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乡土社会不断向现代社会转变,人们发现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自觉的生产条件是“需要”。《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对研究中国社会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