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近墨者黑?

作者:杜少东
主要内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似乎已成了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不与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就是最好的诠释。大家都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有着其他生物物种所没有的一感情,就是因为这种感情,人们容易受到身边物质的感化,从而“近墨者黑”。然而,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古今诗词中对莲花的描述和赞美,数不胜数,特别是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得多好啊。莲花虽长于污泥之中,却不受其污染,在污秽的环境下,仍然绽放出洁白而高贵的花朵,成就了自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君子气概,赢得了世人的尤数赞美。鲁迅,一个举世闻名的人,却是出生在一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我相信大家对鲁迅都很熟悉吧,从小学的《少年闰土》到初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极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日。当时的封建教育,不也是没有把他玷污吗,反而激发了他内心对封建主义的反叛,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以上事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近墨者未必黑”吗?其实,这句话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如果让个“朱”人与一个“墨”人相处,那到底是“朱”人先变黑,还是“墨”人先变“朱呢?这就可能让孔老夫子也难以解释罢。如果近墨者必定黑,那么很难想象,旧社会港入敌人心脏的地下党的结果如何,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国民党、日本特务斗智斗勇,获取情报:他们用智慧与敌人巧妙周旋,为党和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被真实地记录在党的光辉史册上,而他们并没有被周围的恶势力所同化....“近墨者黑”在事实面前显得那么脆弱。只要是块宝石,哪怕被埋在上里上千年也不会失去它的光泽;只要是只仙鹤,哪怕在成千上万只家畜中,也不会丧失它那高贵的本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与事物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啊,记住“与君子交友,犹如身披月光:与小人交友,犹如身近毒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多与“赤者”交往,拒绝“墨”者的无理要求,这样才会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步步高升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