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我们仨》有感

作者:杜少东
主要内容

“古驿道烟雾迷蒙,杨柳成行,杂树丛生,野草滋蔓,几棵苍松翠柏掩映着谁家的陵墓。“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闭上眼,岁月静淌;梦醒了,去者难留。半个世纪的相守相助,朝夕间己追不上走远的两人。自伉俪二人风尘仆仆赴英留学,喜得爱女,到历经文革的腥风血雨,再到安家三里河,同沐明媚阳光,坎坷的生造就了他们平静的人生观。这个家,很朴素,家里人,很单纯,聚在起,困难便不复困难,苦涩也变得甜润。打翻了墨水,“不要紧,我会洗”;砸坏了台灯,“不要紧,我会修”;弄坏了门轴,“不要紧,我会换”。一字一句,平平淡淡,阴晴却隐于其辞,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钱钟书先生称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此言不虚。然而命运并不会让这种幸福永恒。她做了一个梦,这场梦,很长,很痛。痛苦往往生于虚幻,正是这种痛的缥缈,痛得不真切,不停地折磨看她晶莹剔透的心。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她无法直面那段撕心裂肺的感觉,白发人送黑发人,木棉哭近旁的橡树,眼前是彼岸夫女依稀的背影,脚下却是深渊,从此被无情的沟壑阴阳两隔。她怪这个梦太长,她怪醒来时,身边的人一声不响地忽然了,留下她个人,孩子般无助。“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人间也没有永远。”天空没有裂痕,却构筑了一个破碎的梦;撑起一把伞,却撑不住倾盆而下的悲伤。人在最痛苦的时候,便是最接近精神的天堂的时候,因为他们懂得了人间的苦难,明白了在苦难的人间,唯有保持自身的澄澈,才能抹去行行浊泪,让灵魂得到真正超脱肉体的升华。正如她所译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她是被放逐于世界边缘的冥想者,面朝光亮的彼岸,绽放生命的菡萏,书写自己的真情。人活一世,把整个生命奉献给了生活、情感、事业,被岁月削去了棱角,被时间抹平了伤疤,却卸下了色彩,璀璨了生命。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所以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纵观杨绛先生以及她的家庭,他们最宝贵的除了纠缠于三人之间的千丝万缕之外,还有他们绚烂的经历。当一个人老了,那些陈年旧事,并非像所谓的古老的唱片发出颤颤巍巍的声响,而应如夏日的红玫瑰逐日盛开。没有理由再去重复自己的脚印,去到每个地方看行人来来往往,也无需对内心的拷问,对良知的谴责,一颗星一轮回的时间已足够,这一生,就如同最初的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独一无二,精妙绝伦。我清楚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握着对人间的最后一丝留念,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三人又在古驿道上重聚。跨过沧桑百年,终跨不过人间悲欢。杨绛先生像她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清泉样,朴实无华,却难藏雍容典雅的气质。斯人已逝,芳名永存。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